风起洛阳小说(风起洛阳小说下载)满满干货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12-26

我们从《风起洛阳》第一版的预告可以知道,武则天说了一句话:“自长安元年起,朕已经好几年见不到告密者了”,后正剧改为“自太成元年”,估计是因为架空

风起洛阳小说(风起洛阳小说下载)满满干货

 

目录01 《风起洛阳》时间背景02 神龙政变01 《风起洛阳》时间背景我们从《风起洛阳》第一版的预告可以知道,武则天说了一句话:“自长安元年起,朕已经好几年见不到告密者了”,后正剧改为“自太成元年”,估计是因为架空了一部分历史背景,为了过审才作出的更改。

如果初版预告里的“长安元年”就是历史上的“长安元年”,那我们就可以推测出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长安元年是701年,但是长安元年时,武则天应该是不在洛阳的,她在703年才回到洛阳所以我们还可以缩短时间,《风起洛阳》目前的剧情也许可能发生在703年-704年之间。

因为705年正月就发生了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还政于太子李显,同年12月,武则天病逝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风起洛阳》的故事可能发生在武则天执政末期,是武周势力衰弱,武皇弊政繁多,男宠干政,李唐皇室势力复辟的时期。

,也是看似表面平静实则风云暗涌的时期既然《风起洛阳》的故事的推测时间与神龙政变的节点如此相近,那我们就来说说神龙政变发生了什么吧02 神龙政变神龙政变,又称五王政变,发生在神龙元年,由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洛阳紫薇城发动兵变,逼迫女皇武则天退位,还政于太子李显,复辟李唐皇室的政变。

▲时间: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主要参与人物:明线——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 敬晖、太子李显、李旦等李唐皇室势力暗线——太平公主(监视、联络)▲导火线:现任太子虽然姓李,但太子李显性格较为懦弱,昏庸无能。

武则天虽本就有意还政李唐皇室,但出现了以武三思为代表的不确定因素,引起了李唐皇室的猜忌和不满与此同时,男宠张昌宗和张易之两兄弟依仗武皇的宠爱,肆意妄为,干政掌权,引起朝廷众臣的不满至此,以二张为代表的内廷及拥张派势力、以武三思为代表的武家势力、以太子李显为代表的李唐皇室势力,三股势力互相对峙一触即发。

▲发展经过:① 诬称武则天男宠谋反宰相张柬之等人诬陷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谋反,并率兵随即包围集仙殿,逼迫武则天退位② 武皇命太子李显为监国,次日退位,还政于太子李显③ 太子李显正式复位,复国号为唐,武周时代终结。

同年12月,武则天病逝▲后续:① 皇帝李显受韦皇后的挑拨,认为参与神龙政变的5位功臣对自己有威胁,遂封赏后解除这5人的宰相职务② 皇帝李显启用曾在武皇身边负责起草诏令的上官婉儿(相传也有一腿),并封其为昭容。

③ 武三思十分有女人缘武三思与上官婉儿私通,通过上官婉儿的引荐重回朝堂,后在韦后、上官婉儿、安乐公主等人的撮合下,武三思又当上了宰相由此在朝堂中形成了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武三思重新掌权,设计杀害神龙政变5位功臣。

④ 710年6月,唐中宗李显暴毙,传为韦后与安乐公主所杀,韦后扶持自己儿子李重茂登基,并效仿武则天临朝摄政李重茂登基后诛杀武三思父子⑤ 710年7月,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逼迫李重茂退位,拥护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上位,并诛杀韦后、安乐公主。

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太平公主势力增强⑥ 公元710年,唐睿宗李旦继位,下令为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敬晖平反昭雪,并将武三思父子斫棺暴尸,夷其墓从目前的出现人物来看,可以推测身份的就是剧中的李顿为太子李显。

而东川王(公子楚)为李隆基(虽未有史料记载直接参与神龙政变,但也是受益者),历史上年轻的唐玄宗李隆基绝对是个狠人。

而武思月常与其谈心的女焕相则可能为上官婉儿。

而朝堂线中出现的小公主,是否为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野心勃勃且风流成性的安乐公主,目前还不能确定。

另外,这一时期的关键人物,武三思和太平公主是否会出现,也令人十分期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