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穆桂英吗(穆桂英历史真实资料)学会了吗
杨家将故事之中,穆桂英的故事最为精彩,是杨门女将系列故事中的华彩乐章。山西、河北、陕西民间流传着大量关于穆桂英的传说,繁峙县有穆桂英山和“木阁村
杨家将故事之中,穆桂英的故事最为精彩,是杨门女将系列故事中的华彩乐章山西、河北、陕西民间流传着大量关于穆桂英的传说,繁峙县有穆桂英山和“木阁村”;浑源县有穆柯寨穆桂英其人其事,在《宋史》中并无记载《宋史》明确了杨延昭之子是杨文广,杨宗保并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既然杨宗保只是民间传说人物,作为杨宗保的夫人,穆桂英是否真的也没有在历史上出现过呢?史学界对此提出了穆桂英所姓“穆”是“慕容”之音转,也就是说穆桂英的原型出自于慕容鲜卑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等均赞同这一说法。
穆桂英麟州杨家将祖籍是麟州(陕西神木),麟州杨氏与府州(山西府谷县)折氏其实都是世代效忠宋廷的党项豪族在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之后,麟州地区成为了前线为对抗契丹,保卫家乡,杨宏信自立麟州刺史,杨继业即杨宏信的次子。
自杨宏信开始,杨氏家族嫡传祖孙三代都是麟州地区的最高长官。
麟州古城遗址杨继业二十岁离开家乡,成为了北汉国王的义子无论是在北汉还是北宋为将,都长期奋战在与辽军作战的第一线,打出了“杨无敌”的威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直至壮烈牺牲杨继业的长子杨延昭则镇守河北边塞二十年,辽军畏惧,称杨延昭为“北斗第六星”破军星转世,因此民间称为“杨六郞”。
杨延昭之子杨文广则在范仲淹赏识,跟随大将狄青作战,屡立战功,受到了皇帝的赏识与信任实际上的杨氏家族就此成为了两支,嫡系仍旧在麟州,杨继业这一系则在汴梁,只不过杨继业这一系名声显赫,光芒掩盖了麟州的嫡系家族。
杨继业欧阳修《杨琪墓志》中记载:继业……延昭,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之士至于里儿野坚,皆能道之麟州城易守难攻,是北宋边境的重要防御据点扼控麟州,可以西抗西夏,东拒契丹,南保河东西夏向东进攻,麟州是必须攻克的据点,而西夏向南侵犯,麟州则可以出兵威胁西夏后方。
麟州地区无论是在宋辽战争期间、还是在宋与西夏战争期间,都是双方攻守的重点据《宋史》记载,麟州城下的战争有几十次之多西夏多次派大军围攻麟州不克,索性驻兵窟野河两岸,种田放牧,将麟州变为孤城麟州多年的战争中,留在麟州的杨氏族人必然参与其中,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麟州古城地势险要联姻麟州地区四周世代都是党项部族的聚居地,府州折氏,丰州王氏、绥州高氏、保安军刘氏、延州李氏及环州慕氏等都是党项族的世袭首领这些党项部族世代定居,与北宋朝廷关系密切并接受北宋册封,在有边境战争的时候加入宋军作战,保卫自己领地的同时也保卫着北宋的西北边疆。
府谷古城《宋史·党项传》称:党项,古析支之地,汉西羌之别种,后周世始强盛……今灵、夏、绥、麟、府、环、庆、丰州,镇戎、天德,振武军并其族账因此杨家与其他党项族人经常联姻,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就是府州折德扆之女。
不但杨、折两家世代联姻,杨家与鲜卑慕容氏也是世代的联姻关系欧阳修《杨琪墓志》:杨琪初娶穆容氏,又娶李氏杨琪为杨家第三代麟州刺史杨光之子,是留守麟州的杨氏家族代表杨继业的侄孙、杨文广的堂兄弟,杨宗保的原型之一,“穆容”当即“慕容”。
乾隆《保德州志》卷二:延昭子文广,娶慕容氏,善战。今州南慕塔村,犹其故地云。《宋史》记载杨延昭之子为杨文广,小说中将杨文广的事迹与杨琪相融合,分成杨宗保、杨文广两代来进行演绎。
穆桂英巧合的是,堂兄弟两人均与慕容氏联姻,穆桂英的原型即参考了两人的夫人慕容氏不仅与麟州杨氏联姻,还多与府州折氏联姻,从出土的折家墓志可以看出,折继祖,折继闵的夫人也是出于慕容部族,而折氏后代女性也多有加入慕容部族的记录。
由此可见,麟州附近的党项部族是频繁联姻的而折家和慕容家的前身都是融入党项族的鲜卑族慕容杨家、折家联姻的“慕容氏”是北宋环州(甘肃环县)慕家族慕家族即慕容家族,为“慕容”二字的省称慕家族世代居住在环州,是党项大族,北宋时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史书之中有很多的记载。
《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丰四年四月丙子)环州属羌慕家族首领迎逋数纵火杀人,官不敢问,结连诸部欲为寇吴广成《西夏书事》:(熙宁九年)秋八月,环州慕家族请降初,环州蕃官慕恩、慕化数立边功,中国赐赀优渥恩等没后,族众益繁,向背不一。
环庆统制慕洧自庆阳来降张浚富平之败,斩环庆经略使赵哲哲将统制官慕洧为环州豪族《金史·夏国传》:初,慕洧以环州降,及割陕西、河南与宋人,洧奔夏国,夏人以为山讹首领《宋史·夏国传》:环庆路统制慕洧叛,降于夏国。
环州古城众多的史料均提到了环州慕氏,可见这个家族影响力之大,与麟州杨氏、府州折氏、丰州王氏、绥州高氏都是地位相同的边境党项大族慕容为鲜卑巨姓并曾经建立国家环州慕家是残留于北宋西北边州的鲜卑族,在宋代则融入党项族。
小说传奇中的穆桂英曾自称穆柯寨不受皇家管辖,祖先曾是皇族,与宋朝驻军经常发生冲突等情节对照史料与环州慕氏的特殊地位,也就不难理解了慕氏身处环州前线,为了部族的存续,与宋朝、西夏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但也有一定的独立性,早年的首领慕容恩、慕容化曾归顺宋朝,在北宋抵抗西夏的战斗中立下过战功“。
西夏扩张图党项历史上的鲜卑族与党项族女性都性格强悍、英勇善战、而且很多时候有妇女领兵作战的情况《太平寰宇记党项羌传》记载:(元和)十五年七月,盐州送到劫乌白池盐贼女子拓跋三娘并婢二人党项妇女带领女婢俩人就敢去劫盐,这件事足以反映出党项妇女的骠悍。
西夏则将女兵称为“麻魁”,在西夏对外战争中妇女也经常担任作战的任务。党项妇女勇悍善战为该族之习尚,西夏国王李乾顺的母亲梁太后也曾经亲自领兵驰骋沙场。
西夏王陵《西夏书事》记载:(元祐七年十月)梁氏自将寇环州(元符元年十月)梁氏复自将攻平夏城《宋史·党项传》也记录着“苏尚娘”,“浪梅娘”等党项酋长的名字,疑似当时这些部族的酋长为女性党项妇女勇敢强悍,善于作战的习性与穆桂英能征惯战的统帅形象相吻合。
党项族的首领则喜欢用“天王”自称,《宋史·党项传》中曾提到“罗泥天王”,这一习俗也与穆桂英的父亲穆羽自称“穆天王”相吻合。
西夏梁太后结语府州折家在史书上名将辈出,作为北宋西北军团的主力一直到活跃到北宋灭亡麟州杨家所守卫的麟州城在整个北宋期间历经几十次战火,最后成为了一座孤城想象一下史书中的几十次麟州攻防战,世代奋战在麟州前线的杨氏家族牺牲是何等的惨烈!。
环州慕容家所处的环州也是西夏的重点进攻方向,战火厮杀不断民间将他们这些家族浴血奋战保卫家乡的故事口口相传,与杨继业父子三代保卫家国的英雄史实相融合,经过艺术再加工,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杨家将故事体系这也解释了为何从河北到甘肃,到处都流传着杨家将的传说。
因为故事里面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一家人,一个家族甚至一个部族,而是整个宋朝北方战线上英雄奋战的所有人的故事。
杨家将由于多次联姻,这几大家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系十分亲密常年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前线,这些家族中的党项妇女世代经历着父死兄继,夫死子继的人间悲剧英勇善战,性格强悍的她们擦干眼泪拿起刀枪,穿上父兄或丈夫留下的铠甲,继续保卫着自己的家园。
史书没有记载下她们的名字和故事,民间却到处流传着她们的传说,其中不乏互相矛盾的地方,正是因为写下这些故事的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妇女英雄群体!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明代小说演义之中,为何出现杨门女将这样与主流社会风气不相吻合的女性英雄形象的原因。
引用资料:(宋)欧阳修《供备库副使杨君琪墓志铭》(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太平寰宇记》(元)脱脱《宋史》(元)脱脱《金史》(清)乾隆《保德州志》(清)吴广成《西夏书事》(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作者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