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的战争(花儿的战争李晨)速看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12-2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传奇女人千山万壑中的花桥村杏花,是一种植物花,又称杏子花,先叶开放,花瓣白色或稍带红晕,

花儿的战争(花儿的战争李晨)速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传奇女人

千山万壑中的花桥村杏花,是一种植物花,又称杏子花,先叶开放,花瓣白色或稍带红晕,是中国著名的观赏树木其果肉、果仁均可食用,果仁有生津、解毒、清热之效用适应性广,可植于庭前、墙隅、道路旁、水边,也可群植、片植于山坡、水畔,是春季主要的观赏树种。

晥浙赣边界随处可见今天我们这里讲的杏子,是一个具有杏子花一般品性的传奇女人,具有64年党龄的老人黄杏子江南的初秋,没有半星秋日的风景,仍然是七月的热烈,温情一个偶然的机会,摄影家李晨告诉我,花桥村有一位80多岁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妈妈,身体清瘦,神情温润,当年曾给新四军游击队送信,具有红色经历,且她们家老屋,厨房很适合拍摄的,花桥又是一个山清水秀好地方,第二次国内土地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晥浙赣边界战斗过的倪南山部常在这一带活动,这里曾是红军和新四军活跃的地方。

很是向往,我欣然相约,一定一起去探访这位有着红色经历的老人2021年9月5日,星期日天气晴好李晨夫妇自驾从市区出发,披星带雾,约5时在休宁县城接上我,一行三人,沿蓝樟公路一路向西我们顺道先去月潭湖航拍,之后再去花桥村走访。

车子在晨色云雾中穿行,透过车窗,山峦,林木呼啸而过,思绪回荡在那腥风血雨的年代里……

花桥村沂河水“皖浙赣交界大鄣山五龙山山脉深处,红军时期,这里曾经是闽浙赣皖省委,皖浙赣省委,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曾在这一带活动的区域关英,倪南山,方志敏部,不少革命先烈志士曾在这里战斗过解放战争新四军一个支队曾在这一带打游击,壮大队伍,扩大根据地,打击国民党反动派,迎接全国解放,这里是一片浸染着红色血脉的土地,传颂着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

一声喇叭鸣笛,思绪收回眼前,车子已经到了花桥村旭日从东山头照耀下来,整座村庄在和煦的暖阳里显得古老而又年轻,村民们在村中拌沙和泥,修建村中埠头递级步道清澈的小溪边,廊亭盈盈,斑驳的阳光穿过古枫杨树梢,映照在廊亭上,溪水中倒影的山峦、村舍犹有诗情。

沂源河从村中缓缓地流淌着,山风吹拂着枫杨林,沙啦啦地唱着悠扬的山歌……

86岁老人黄杏子接受采访村支书在村桥头迎接我们,寒暄后带我们径直去了黄杏子家来前曾与村支书联系过,村支书也与黄杏子老人讲明了我们的来意老人很激动,也很热情,又是泡茶又是留我们中饭我们说:老人家,我们聊聊你当年给新四军送信的事,吃饭不急,还早。

她却说,一定要留下来,我弟弟一会也来的,是听说你们要来,特地从屯溪赶来,会迟些到,一定要留下来,让我弟弟给你们说说,他有文化,说的比我清楚就此,我们与黄杏子老妈妈打开了话匣子:一九四七年,新四军倪南山奉命率部进入皖浙赣交界 大鄣山五龙山一带,进行游击战争。

当时全国形势,东北战场,如火如荼,胜景在握,而在江南,第五战区,正是敌人猖獗之时!国民党反动派对“支红”村庄实行血腥镇压一九四八年春,新四军游击队一个排开进官汰村,落脚点就在黄仙花(黄杏子父)家,吸收了黄杏子哥哥(黄仙花的养子,系外甥)程福星参加了新四军游击队。

同年五月,新四军游击队连长丁铁牛率一个排落脚官汰村,连部就设在黄仙花家游击队经常在这一带活动,转战在大鄣山、五龙山南北高山密林中里梓坞、官汰、源头、迴岭、里庄、阳台、笔汰、阳山坦,流口石屋坑、岭脚、连口、高舍;婺源降口、小源、顶坑、官坑、坨川;进行着艰苦的游击战争,狠狠打击国民党反动派。

86岁老人黄杏子还能担柴,是个闲不住的人

86岁老人黄杏子在晒衣物黄杏子的娘家是官汰村的,生于一九三六年兄弟姐妹7人,4女3男,由于长兄参加革命活动早逝,二兄程福星(继子)参加革命队伍,中间几个都是女孩,最小的弟弟年幼,父母年迈,家里无劳动力,直到23岁才出嫁到花桥村吴家。

她给新四军送信是在娘家做姑娘的时候,当时她十三、四岁由于新四军游击队一个排驻扎在官汰,她家还是连队部所她较早地接触新四军,接受革命道理,年纪轻轻就为新四军送信、纳鞋、护理新四军伤病员一九四八年八月,有一份情报需要送出,由于当时国民党的反动派部队盘查严密,一般人容易被敌人察觉。

新四军领导让时年十三、四岁的黄杏子,利用中秋节给亲友送礼的习俗,装扮成送礼走亲小女孩,把情报缝在布鞋子的夹层里,安全通关过卡,送到与婺源接壤的高湖山新四军驻地此后,又多次为游击队带路送信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靠着信念、勇敢、机智、以及乡亲们的保密、支持,一次次顺利完成使命。

86岁老人黄杏子在凉晒豆荚干聆听老人说述当年的红色经历,仿佛眼前出现过电影、电视剧里硝烟弥漫,乡亲们冒死为人民子弟兵送信送粮画面,不觉间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们给老人提出为她拍一些照片,老人欣然接受!正当我们边拍边聊的当儿,黄杏子老人的弟弟黄荣银来了,他特地从屯溪打的车过来,风尘仆仆,黄荣银是人民教师,退休多年,今年76岁。

正如黄杏子所说:我弟弟有文化,说的比我清楚黄荣银老人从红军时期说到解放战争;游击队从官汰村到转战皖浙赣;再从游击队驻足官汰村,队部住所设他家,说到乡亲们掩护游击队伤病员,乡亲们给游击队员纳鞋,给躲在苞米棚里游击队员送粮……让我们更加系统全面感受到官汰村一带乡亲当年支援子弟兵打天下,付出的伟大贡献!。

86岁老人黄杏子在自家菜园一次走访,一次心灵的洗礼!黄杏子老人今年86岁早年间为新四军游击队送信、纳鞋、护理新四军伤病员23岁嫁到花桥村吴家,给吴天赐为妻,生一男二女,一九五六入党,58年到省城参加先进、积极分子大会。

一生纯朴善良,信念如初,从未向党提出过什么要求,为人妻、为人楷、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怨天尤人默默奉献深山杏子花,是那样淡雅幽香,沁人心脾,素洁坚贞,不畏严寒;清逸独标,品位高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基层老党员的高贵品质。

也能为老人拍照留存感到欣慰。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