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平贵与王宝钏结局(薛平贵与王宝钏结局之后的故事)越早知道越好
人性,就是经不起试探,如此脆弱。
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倾诉哦让我做你最好的倾听者,聆听你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作者:花语迟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注|原著与电视剧有出入小时候,跟着姥姥一起在家里看《薛平贵与王宝钏》当时年龄还小,看薛平贵为王宝钏勇夺绣球,王宝钏为薛平贵苦守寒窑十八年,看着他俩为彼此的相互付出,为这俩人的爱情哭得稀里哗啦的,感动到泪流满面的。
但如今转过头来再看这部剧,不仅为王宝钏这十八年的苦守寒窑感到不值,更为她对爱情的“忠贞”感到可笑。这场天下人人称道赞颂的“伟大爱情,”到头来,不过是一场最可笑的骗局。害人害己
王宝钏作为当朝丞相王允最疼爱的小女儿,自然是千娇百宠着长大的。
她自小没吃过什么苦,唯一一次上的当,估计就是相信了薛平贵“永不相负”的鬼话当王宝钏被薛平贵从湖中捞起来的时候,她的心便拴在了他的身上王宝钏在破庙中判定薛平贵是个正人君子,却不想,“道貌岸然”才是他的本来面孔。
年龄尚小的王宝钏经历了这一遭,便对周围那些王公贵族的子弟渐渐有些看不上眼了。王宝钏由刚开始的欣赏到喜欢,再到与其心意相通,很快便与薛平贵私定终身了。这期间自然少不了各位“神助攻”的帮助。
这原本应当是千古传承的佳话,可惜的是,阻拦他们爱情的,是薛平贵的身份贵族小姐与穷酸书生的佳话大多深入人心,但却没有一个像王宝钏一般辛酸的旁人再怎么不济也好歹是个书生,但薛平贵的身份是什么,他是一个乞丐!。
即便从前不是,但现在也是了一个在长安城中籍籍无名的小乞丐,怎么可能配得上一国丞相家的千金呢?但被爱情迷了眼的王宝钏才不管那么多,她求自己的大姐,求自己的大姐夫,求自己的娘亲,甚至拜托身边的丫鬟,让他们一定要帮薛平贵抢到绣球,保住他们的这段“金玉良缘”。
王宝钏对薛平贵的“嗔痴爱恋,”是在害人害己她觉着自己单方面付出了,是人间真情了,可是她有没有自己的父母,又有没有想过这件事情的后果?成年人在做事之前,是一定要考虑后果的她自己的名声她可以不在乎,可是他们王家的名声,她的两个姐姐的名声,还有她爹在朝中的名声呢?。
放在宋代,严重点,治家不严是要被罢官置刑的。
王宝钏遇见薛平贵的时候,不过十六七的年纪,若是放到现在,估计也正属于青春叛逆期,这个时候谈感情谈论婚姻,即便是一个再理智再客观的人,估计都会栽跟头,就别提放在古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了所谓自私无耻。
薛平贵自然没有想过丞相府的千金竟会对他这个穷小子青睐有加。
因此,王宝钏的钟情,于他而言,无异于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然而,此刻的薛平贵正焦灼地思索着:是与王宝钏的爱情重要,还是王丞相甩在他面前的一百两金子重要?面对这二者之间的选择,薛平贵选择要了自己的“脸面”他两者都没选,直接开辟出了第三选项。
然而,得知此事的王宝钏则之间不干了,她直接从帘子后面跑出来,对一向宠爱自己的老爹表示:我王宝钏,此生非薛平贵不嫁!
这下王丞相彻底被气了个绝倒眼看薛平贵就要被压力压倒了,自己这试探也快成了,自己这傻女儿彻底打乱了自己的计划明明人家都要放弃你了,说明他薛平贵心志不坚定呐,你这傻闺女居然还赶上去倒贴?王丞相对于自己女儿这种不争气的行为坚决抵制,最后跟她三击掌,将其逐出了家门。
其实如今来看,薛平贵对王宝钏的“深情不悔,”更像是他自私无耻的表现。
我们可以发现,王宝钏从头到尾都对薛平贵保持自己坚定不移的决心,可薛平贵却几番动摇,更是在关键时刻紧急退缩,我们不能发现,这个男人,从未对王宝钏说过“我爱你”三个字,即便是他最后发誓了,可是最终也违背了寒窑拜堂成亲发誓的时候,永远是王宝钏先做出承诺,轮到自己的时候,却总是打哈哈蒙混过关,甚至还把什么罪过都推到了王宝钏身上。
即便是她被人卖掉为妾了,他居然连查都不愿意去查,看看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这样的男人,换谁谁能忍受的了?
还有他从西凉回到中原,所说的“若是宝钏不同意,我便和她一同死在武家坡,”这又是什么神奇的逻辑?自己的妻子不同意丈夫另娶,便要拉上她一起殉情?这种想法不说变态可怕了,简直就是自私到极致的代表而更可怕的则是,王宝钏对于薛平贵心中想的这些事情,居然是处于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的。
她只是近乎执着、近乎疯魔的相信面前这个男人。
而令人心痛的是,她居然丝毫都没有察觉 。什么都过去了
西凉一战后,薛平贵与王宝钏毕竟分离了十八年。
当薛平贵在西凉老婆孩子热炕头,每天当国王耍威风的时候,王宝钏却在寒窑当中挖野菜充饥饮井水止渴,过着比他当年还要难过的日子这样的差距生活,换谁我估计都坚持不下来但王宝钏居然就这么坚持下来了!当年那个千宠百宠的娇小姐,已经变成了一个满面风霜,饱经生活折损的妇人。
只是这十八年过去了,什么也都已经过去了。当王宝钏有一日得知西凉国的国王叫薛平贵的时候,她瞬间从多年的等待中看到了光明。十八年啊,知道她这十八年失去了什么,又经历了什么吗?
她的青春,她的年华,她的孩子,她的亲情,她的友情爱情全部都葬送在了这个男人的身上她托着薛平贵昔日的好兄弟,求他去西凉走一趟,顺带过去血书一封,也好了结自己多年来的夙愿而当那位好兄弟好了西凉之后,惊喜中顺带着惊吓:。
薛平贵居然还活着!
但此时的薛平贵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小乞丐了,他如今高高在上,是西凉国的大王,身边除了还有娇妻幼子陪伴,还有权势富贵的相随,这一切的一切,令他瞠目结舌,而此时他有想到了怀中的那封信……所谓逻辑自洽
想起《红楼梦》中贾母所说的:“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
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不入贼情一案不成?”。
且这还只是贾母的客观分析之一贾母又说道:“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
《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爱情故事便是如此。仔细看看,历来所有的爱情故事都好似是在一个套子中写出来的。
大家小姐对怀才不遇,满腹才华的书生一见钟情,继而私定终身,继而你情我愿,然后要么是书生上京赶考,一举中第,然后阖家美满;要么就是负心书生得了高官厚禄,然后为功名利禄弃了那大家小姐另寻高门,独留小姐一人空遗恨。
然无论哪种,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必然是差不离的。王宝钏是否中了薛平贵的“毒”我们尚未可知,但这种所谓千古传扬的“爱情,”现在看来,倒是可笑的紧。
放在从前,这些老套的故事也早有例证:唐朝著名诗人元稹所著的《莺莺传》,多半是所写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即便是有元代杂剧家王实甫所著的《西厢记》,来将最终的故事结局改成了“皆大欢喜”的转态,可也不尽实在《薛平贵与王宝钏》中,王宝钏十年苦守寒窑,薛平贵最终归来,却不信任自己的妻子,甚至还在武家坡前戏耍她,即便最终薛平贵坐上了皇位,可是那时候的王宝钏早已过了她最美好的年华,已然无法生育,身体也不怎么好了;《浮生六记》中沈复的不顾经济仕途,只耽于玩乐,最终被父母逐出家门,连带着妻子儿女都受罪,落得了个不得善终的下场;《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无法被刘母认同的爱情,最终共同赴死悲剧,这些不都是例证吗?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多少血淋淋的例子摆在眼前啊,可惜就是没人听对于那些信了的,我也只能说一句:笔在他人手中,自然是想写什么便写什么了说实话,若是放到现在,若我是王允,我也绝不会把心爱的女儿嫁给薛平贵若是让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男人,要娶自己的女儿,甚至还要去吃软饭,那鬼都不会把女儿嫁给他。
那时候的薛平贵,尚且是一个没有经济条件,甚至连个“虚名”都没有的乞丐,随随便便骗了女孩子的心,便想着娶人家,现在来看,可不就是所谓的“空手套白狼”嘛!就算最终是娶到手了,可当途中发生了种种意外,他也未曾想过全心全意信任自己的妻子,只想着怎么保全自己的利益,一碰到硬茬立刻就变得现实了。
这才是薛平贵最可怕的地方。刚开始甜言蜜语,软语相向,再后来进行话术“PUA ,”换谁我估计都不会选这样的男人的。
从前看这剧的时候或许会为了他们那稀里糊涂的爱情感动得稀里哗啦的,但如今理性些来看这部剧,简直就是一种荼毒《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所谓的千古凄美的爱情故事,到头来不过是场大大的“骗局”只是一出戏,是一出自欺欺人的戏罢了。
作者:花语迟,自由撰稿人,兼具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专注女性成长与情感方面的写作,励志做一个努力写作,热爱阅读的女子。热爱文字之美,卖字为生,相信有一天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