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结局(奇点时代结局怎么样)一看就会
人气教授吴冠军另类解读未来哲学
人类世的政治哲学《三体》中提到人类的出现和存在属于一种偶然,但人类对于世界的影响却是一种实在的必然诺贝尔奖得主、大气化学家保罗·克鲁岑在2000年写下《我们已进入“人类世”?》一文,他认为,工业革命以降(尤其是。
1784年詹姆斯·瓦特发明蒸汽引擎后),人类对这个行星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地质学纪元由此提出了一种“人类世”的概念然而,肉身意义上的人类仅凭其体内器官无从影响地球的面貌因此,晚近二十年关于“人类世”的讨论文献,皆聚焦在技术及其发展上(尤其是。
20世纪中叶后“大加速”发展)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追问:什么样的人类世才创造出了影响世界的技术?人类世的出发点何在?吴冠军教授在《陷入奇点》一书中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人类世政治哲学”(anthropocenic political philosophy。
)。陷入奇点吴冠军 著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人类世政治哲学”对于“人”的特殊意义吴冠军教授认为,技术在“人类世”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人以共同体形态生活——只有在这个条件下,任何技术的创新才不至于随即湮灭,才能够在代际间得到不断传续,在不同共同体间得到不断传播,并在这过程中得到持续性的迭代与更新。
从这个分析性视角出发,我们看到:“人类世”的到来,恰恰是因为人类这个物种竟发展出共同体生活的智慧(亦即,政治哲学),并能对它进行不断迭代与更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把人界定为“政治的动物”,几乎同一时代的《荀子》,亦把“能群”作为人与禽兽的根本之别——“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最终,人类这种“力不若牛,走不若马”的物种,竟成为这个星球的支配性力量(甚至没有“之一”)在马丁·海德格尔看来,人的独特性就在于,“人不仅仅只是世界的一个部分,并且在‘拥有’世界的意义上是世界的主人与奴隶。
人拥有世界”人同动物以及其他“物质性对象”的根本性区别就在于:人能做到“世界构建”(world-forming),使自己存在于一个“世界”中;而动物则“世界贫瘠”(world-impoverished),缺乏对“世界”的意识;至于其他实体(如石头),则是彻底“无世界的”(
worldless)。
换言之,正是“人类世政治哲学”,使得这个星球成为了“世界”可见,当我们对单一物种成为改变行星面貌之最根本力量这个状况展开溯因分析时,实则无可避免地会追到“人类世政治哲学”:有史以来的所有“文明”,都根本性地来自“人类世政治哲学”;而有史以来的任何“怪物”,亦都是“人类世政治哲学”释放出来的。
什么是“怪物”?“那被叫做人类世和资本世的时代的诸种丑事,便是这些灭绝性力量的最晚近和最危险的尝试”后人类主义者唐娜·哈拉维在其2016年新著《与麻烦共存》中,提出了“怪物世”(the Chthulucene。
,或直译为“克苏鲁世”)这个概念,以“怪物”来抗衡人类“文明”制造的丑事在哈氏看来,尽管当代世界声称自己建立在由科学所发现的真理之上,实则它纯粹是由科学所讲述的“故事”来维系着——整个“人类世”中犯下种种灭绝性丑事的,正是以真理名义出现的各类“故事”。
在吴冠军教授看来,在哈拉维本人的“人类世批判”之外,“怪物世”这个概念还具有政治哲学上的价值——“怪物世”实际上设置了这样一个政治场景,在其中“人”和“非人”都是重要的行动者。
《陷入奇点》一书就是在讲人类与“怪物”共存意味着什么?进一步探讨的是,我们如何突破“人类世政治哲学”来构思共同体形态?在本体论的层面上,一切政治秩序内部,都充满着黑洞性奇点而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应对共同体根基处那深渊性的奇点。
也就是说,未来的我们要如何做“人”?书中,吴冠军教授经由另类的思想史读解勾勒出“人类世政治哲学”的演化线索,继而梳理当代欧陆思想中的两条激进线索,它们分别以“真实奇点”与“任意奇点”来作为“正在到来的共同体”的担纲者——借助欧陆思想这两个前沿,我们得以在“人类世”的界槛处(同时亦是起点处)探索政治哲学。
01以另类思想史解读“人类世政治哲学”的演化线索宇宙“奇点”,在人们的认知图谱里,它同政治哲学却仍是完全沾不上边,但在吴教授看来,整个“人类世政治哲学”,实际上便是应对人类共同体根基处的深渊、使之如“黑洞”般彻底不可见的不同智慧。
由此,吴教授从“奇点”出发,梳理“人类世政治哲学”的演化线索,从什么是“政治”到到“大他者”在政治哲学中的内涵与作用,从“历史主义”在话语政治中的双重面向,到经典哲学理论何以介入奇点政治,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如宇宙浩瀚般的人类世政治哲学图景。
02展现政治思想如何在历史中不断变化与更新自身
全书探讨了巴迪欧、齐泽克、阿甘本、拉克劳、拉图尔等思想家的洞见,如拉康的精神分析论说、阿甘本的政治神学与马克思主义、齐泽克的黑格尔主义等,展现当代政治哲学的激进之维书中,吴教授以齐泽克与拉克劳为标志性人物,梳理了激进政治哲学内部的路向分野,如拉克劳式政治通过话语性争胜的方式进行斗争,在这过程中曾经的政治主体通过讲“好故事”会成为新的大他者(然后继续面对“更好故事”的挑战)。
而齐泽克式政治则通过普遍化对抗的方式进行斗争,怪物式政治主体是纯粹的否定性力量,它们不会成为新的大他者,而只会转瞬即逝、成为激进变更共同体秩序的“消失的中介者”03以现象级作品为案例,生动解读当代政治哲学。
吴教授以大众媒体为出发点,列举了《三体》、《权力的游戏》、《黑客帝国》、三国杀、狼人杀、《率土之滨》等诸多的小说、电影、电视剧、桌游、手游等这些拥有巨大流量的现象级作品,生动解读当代政治哲学比如关于人类共同。
/共通的发展,吴教授通过分析《三体》“宇宙社会学”中“死神永生”的结局,解读出宇宙中的每一个奇点都是齐泽克所说的“绝对开端”,在奇点间寻找一种人类文明的共同/共通之地从“血缘”“地域”“语言”“文化”“宗教”“民族”再到“人性”……所有这些话语,都是努力通过形成政治联结来避免“死神永生”,并以此奠定共同体之基础。
然而,当下这个基于普遍“人性”的至大无外的全球秩序,是窒息性的,因为任何对它进行进一步革新的挑战,都能被吸纳到“人性”中去作者简介
吴冠军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奇点政治研究院院长、欧陆政治哲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上海领军人才、曙光学者、浦江人才,并兼任上海纽约大学双聘教授、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海归学人》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英文版执行主编。
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后现代主义哲学发展路径与新进展研究”,有中英文著作十余种,研究兴趣为政治本体论、生命政治学、生态政治学、技术政治学、精神分析学、电影哲学与艺术哲学目录一览
向上滑动阅览序 幕怪物,到处是怪物导 论话语政治与奇点政治:人类世抑或怪物世的政治哲学引 言与“怪物”共存:如何突破“人类世政治哲学”第一节讲故事与“权力的游戏”第二节政治的开端与“率土之滨”第三节异形
“降临”与宇宙“黑暗森林”结 语存在于“共同/共通”中上 卷陷入奇点:欧陆政治哲学的演化线索第一章应治奇点:人类世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引 言政治哲学里的黑洞性“奇点”第一节“最黑暗的秘密”:奇点及其封杀者
第二节政治与政制:共同体的无根性状况第三节现代性的三种政治智慧及其限度第四节面对“激进的无定”:责任、意志与霸权第五节政治哲学的神学模拟:上帝的两张面孔结 语填补奇点的话语构型第二章奇点杀手:欢迎来到符号性的宇宙
引 言人类世政治哲学的双重性格第一节有人说过“大他者”吗:精神分析进入政治哲学第二节“存在”与“是”:大他者的政治本体论第三节手握“权杖”的大他者结 语阐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第三章话语政治:“历史主义”的双重面向
引 言思考“时刻”的这个时刻第一节时代性的真理与永恒的真理第二节“真理效应”的历史性:话语政治之兴起第三节话语政治的动力学:大他者的普遍性与历史性结 语特殊主义批判与普遍主义批判第四章施特劳斯与政治哲学的两个路向
引 言施特劳斯的“路标”第一节苏格拉底vs.柏拉图,拉康vs.施特劳斯第二节作为“苏格拉底式政治哲人”的施特劳斯第三节作为“柏拉图式政治哲人”的施特劳斯第四节“语言的转向”与政治哲学第五节施特劳斯与激进政治哲学
结 语“自然秩序”vs.“批判的本体论”第五章雅典抑或耶路撒冷:重新解读“古典性”引 言思想史的“另类梳理”第一节存在性的焦灼与死亡驱力第二节通向雅典之路的第一站:苏格拉底式爱智第三节通向雅典之路的第二站:柏拉图式
“哲学化”第四节迈向耶路撒冷:从柏拉图到基督教第五节作为联结“古典性”与“早期现代性”之通道的耶路撒冷结 语重思古典思想第六章历史形而上学:黑格尔与科耶夫引 言“古典性”之后第一节形而上学的“历史化”第二节
最后的统合:历史之“目的”(“终点”)第三节辩证法之激进向度第四节革命之后怎样?结 语辩证法的两张“面孔”第七章黑格尔“日蚀”下的欧陆思想引 言“绝对”的坍塌第一节作为生命性决断的主体性真理第二节生命与创造:走向真人与本真存在
第三节生命的“沉船事件”:人之死第四节没有解放的解构政治结 语古典性与现代性的闭合回路?第八章直面奇点:从话语政治到奇点政治引 言凝视深渊第一节从“人类世”迈向“后人类世”的政治哲学第二节两种奇点政治:真实奇点与任意奇点
第三节“后现代”的生命政治:我们是“诸众”第四节“后人类世”的自然政治:我们是“陷于地球者”结 语话语与奇点中卷迈向真实奇点:精神分析与本体论事件第一章“大他者”的喉中之刺:迈向激进政治哲学引言激进政治哲学的当代崛起
第一节“大他者”与“精神错乱者”第二节否定性的“最好政制”第三节痕迹性幽灵与奇点性幽灵结 语权力矩阵中的黑洞第二章作为精神分析与政治哲学之链结点的家庭引 言拉康与政治第一节作为政治哲学问题的“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第二节引入精神分析:作为最原初政治场域的家庭第三节“人类世政治哲学”的奠基性创制:“父亲”第四节家庭结构的诡异性:“唠叨的母亲”第五节“青春期”叛逆与政治反抗结 语重返家庭第三章陷入爱:巴迪欧对黑格尔的继承
引 言黑格尔遭遇女性主义第一节作为“爱的哲学家”的黑格尔第二节巴迪欧的(反)黑格尔主义第三节奇点性的“二的真理”:从爱的事件到爱的主体第四节后黑格尔主义的“解放”路向:女性主义vs.奇点政治结 语对爱忠诚
第四章绝对与事件:齐泽克对黑格尔的继承引 言黑格尔遭遇事件哲学第一节绝对与事件:本体论的分歧第二节本体论事件:真实的奇点性刺出第三节绝对差异:黑格尔的“被扣留的秘密”第四节“最终极的事件是堕落本身”结 语
自我差异化的整体第五章辩证法的隐秘学脉:齐泽克与科耶夫引 言思想史的羊肠小道第一节否定与革命:科耶夫的辩证法第二节隐秘通道里的关键线索:拉康与辩证法第三节齐泽克对辩证法的独特阐释结 语重铸辩证法:齐泽克的
“整容术”第六章“终结时代”的终结:齐泽克的“坏消息”引 言全球资本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第一节“双重终结”时代:后结构主义的政治后果第二节对抗“哲学终结”:内在否定性的政治本体论第三节对抗“历史终结”:作为真实奇点的政治主体
结 语来自真实界的“消息”第七章“新共产主义”地平线:齐泽克的第十一论纲引 言“猫王”的自我黑化第一节回答这个问题:左翼何为?第二节拜物教式的“双重拒认”第三节重铸“共产主义”理念第四节回答这个问题:何为左翼?
结 语重逢于共产主义彩蛋一规则政治与奇点政治:和齐泽克与巴迪欧玩“三国杀”引 言“三国杀”魅力之谜第一节规则政治与“马太效应”第二节当“突破规则”成为规则第三节奇点政治与“女性逻辑”结 语作为“怪物世”的“三国杀”世界
下 卷迈向任意奇点:生命政治与弥赛亚事件第一章生命政治的隐秘线索引 言一个思想史的考察第一节生命政治的“史前史”第二节作为“规范”的生命政治第三节作为“典范”的生命政治第四节福柯与阿甘本之间的“生命政治”
第五节贯穿“生命政治”的思想史线索结 语未来政治的起点第二章生命权力的两张面孔引 言从语言到生命第一节生命政治:从福柯到阿甘本第二节另一条脉络:斯宾诺莎与德勒兹第三节捕获生命的权力vs.生命本身的权力第四节
任意奇点、新共产主义与幸福生活结 语潜在论与“非行动主义”的政治行动第三章神圣与亵渎:阿甘本的政治神学引 言理解共同体结构的钥匙第一节共同体的原始结构第二节可杀不可祭:“神圣”的“双重排除”第三节告别话语政治:神圣生命与
“人权”话语结 语奇点政治的神学版本第四章时间与事件:阿甘本的弥赛亚主义引 言格格不入的阿甘本第一节定位弥赛亚主义第二节弥赛亚与法律第三节架空未来的弥赛亚时间第四节收摄过去的弥赛亚时间第五节作为三维时间结构的操作性时间
第六节像弥赛亚那样生活结 语不合时宜的“当代人”第五章重启“使用”:阿甘本的马克思主义引 言“使用”何以成为问题第一节商品化:资本主义的神学结构第二节作为政治行动的污浊化第三节开启新的使用:像孩童一样嬉戏
结 语必须保卫使用第六章从大屠杀到“智能时代”引 言奇点临近:进入“后人类”?第一节暗含于人类世中的“维度变化”第二节纳粹政治:“人类,太人类了”第三节人类学机器的“变态内核”第四节“善智”:人类主义“价值”的不善
第五节智能与意识:人工智能正“走向坏的一面”?第六节政治哲学视野下的“后人类”未来结 语从二十世纪犹太人到未来“无用阶级”第七章大流行病、余数生命与共同免疫体引 言哲学在行动(逆行)第一节政治哲学的“下降”:生命政治之悖论性结构
第二节透析“健康码”:生命政治与技术政治之交叉口第三节转型“数字人”:“隐私权”构成对“健康码”的挑战吗?第四节反思“健康码”:从“隐私权”到“余数生命”第五节概率与时刻:新冠病毒是如何掀动世界的?第六节
等待否定面:黑格尔主义的“恶”第七节共同免疫体:“全球(去距离)化”的生物政治学基础结 语“后新冠世界”的哲学实践彩蛋二话语政治与死亡政治:和阿甘本与拉克劳玩“狼人杀”引 言“狼人杀”的诱惑第一节话语政治:从
“力量”到“权力”第二节死亡政治:两种界阈性怪物第三节“狼人杀”“独狼杀”与大屠杀结 语界阈性怪物与拯救性权力终 幕怪物之死尾 论奇点政治及其敌人:透过精神分析与生命政治来看引 言“怪物世”及其崩塌第一节
症状性怪物:“深入恶土”的精神分析第二节猿熟马驯为哪般:奇点政治的对抗vs.话语政治的争胜第三节魔怪与女性(一):“群妖”之赤裸生命第四节魔怪与女性(二):“女国”这片恶土结 语“灵根”溃灭:奇点是如何被抹平的
致 谢征引文献一 英文文献二 中文文献三 网络与数字媒体人名索引试读章节
向上滑动阅览“狼人杀”,是晚近在国内非常热火的一款桌游,其辐射力业已深层次地渗入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中——不单各种“狼人杀”术语早已充斥年轻人日常交流用语和网络语言中,并且在“狼人杀”的基础上已形成了多个爆款综艺节目(如腾讯几十亿流量的《饭局的诱惑》)。
这两年“狼人杀”又迅猛地从线下蔓延到线上,各种手游端成为了新一轮资本追捧的风口(领跑的有《天天狼人杀》、《饭局狼人杀》等等)游戏,向来给学术研究提供出诸种设备精良的“实验室”,尤其是政治哲学研究那么问题就是:
“狼人杀”这款桌游里,是否真的也能解读出政治哲学的思考来呢?答案,是肯定的从政治哲学层面来思考“狼人杀”不仅是可能的,并且我要提出:“狼人杀”是一款典范意义上的政治游戏以下两点丰富地展现出游戏的政治性首先,“话语”的使用。
“狼人杀”游戏的主要进程,就是在说话的过程中展开——所有的行动者(游戏者)都努力通过自己的话语,来说服和影响别人亚里士多德提出两个关于人的著名界定:人是“政治的动物”;以及,人是“说话的动物”动物只有嗓音,而人这种动物能够说话。
亚氏强调:正是通过说话,人才形成了“家”(oikos)和“城邦”(polis)人在城邦(共同体)中的政治生活,使得他/她彻底同动物区别了开来霍布斯亦强调:一旦缺少“说话”,“人与人之间就既没有国家也没有社会,没有契约也没有和平,人与人就如同狮子与狮子、熊与熊、狼与狼”。
故此,政治,便肇端于说话话语是政治最根本的向度其次,“桌子”的存在作为桌游,“狼人杀”的游戏过程中,需要一张“桌子”(不管是否有形)而桌子正是话语空间的政治意象在桌边,行动者之间建立起了关联,并且桌子使得这个关联是言语性而非暴力性的。
也正因为此,阿伦特曾说:人的“世界”,就像“安置在绕其而坐的人们中间的桌子”,“同时关联和隔开人们”桌子,使得人只能用话语来进行彼此联结直到今天,上至联合国下至街道里弄,桌子都是政治场域的核心道具上述两个特色,使。
“狼人杀”具有深层的政治性但我要进一步提出:“狼人杀”的游戏设置及其游戏形式本身,根本性地映射出了政治共同体的原始结构我们看到:即便具有“话语使用”与“桌子存在”这两大元素,“狼人杀”却仍然结构性地内嵌暴力。
——正如“杀”这个字所标识的,在这款游戏中,我们遭遇“死亡政治”(thanatopolitics),遭遇“文明”及其恐怖性“暗层”玩“狼人杀”,实际上就是进入到政治哲学的最核心深处,近距离窥察隐藏在人类共同体根基处的一组秘密。
往期回顾《仪礼注》:了解古代中国人生活礼仪的核心典籍《古典与中世纪研究》第四辑发刊 | 展示中文学术界在古典学与中世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道德与政治之维》|人应该如何生活与存在?书讯 |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5月新书榜
《论艺术的“过去性”》:消费主义时代下,艺术是否已是过去的事了?这两本书中包含了中国人独特的心灵与智慧《汇音妙悟校注新编》:研究古代地方音韵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周礼注》:读懂古代王朝职官体系与行政运作的经典文本
文学如何进入宏观世界视角?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或关注公众号后,点击 “联系我们” 申请开白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其他交流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