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结局(海上钢琴师最大的隐喻)真没想到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12-28

现实​惨烈,惟愿你我,皆能取诸怀抱,人世俯仰,在无边荒野之中,踏歌而行。

海上钢琴师结局(海上钢琴师最大的隐喻)真没想到

 

1998年与《泰坦尼克号》同年问世的“弗吉尼亚号”未能在国内上映,而今日“弗吉尼亚号”上的《海上钢琴师》21年后被4K修复重回荧幕,为经典再添绚丽第一次对这部电影留有印象,大概是本科时候好友Max收藏的DVD光碟中的一张。

后大概是文艺矫情病发作的时候,又专门下载来为自我的某种坚守寻找一些理由和抚慰影片讲的是在一艘名为“弗吉尼亚号”客轮上的一名弃婴1900成长为天才钢琴师,最终选择与客轮一起自我毁灭而一生都未曾踏足陆地的故事。

这是一部适合单独观看的电影,关乎对人生的审视和追问

“如果你是1900,你会下船吗?”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在重温这部经典影片之后,我们可以从故事中的三个隐喻来进行探讨【客    轮】“弗吉尼亚号”在欧美大陆之间往返,满载着眼里全是希望前往美国追梦的淘金者,他们看到自由女神像时的激动和欢呼正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未来的憧憬。

对于普通人来说,海上的航行只是一个奔向未来的短暂旅程,陆地才是实现梦想的地方1900在这艘客轮上“出生”,被遗弃(他也许是被当作实现淘金梦的负累),被收养,被教育,被毁灭生活在客轮底层的养父丹尼告诉他“陆地上有吃人的鲨鱼”、“妈妈是纯种马,世界上最好的赛马”等等“误导”;他自己观察船上的一茬接一茬的2000船客,“他能参透他们的举手投足,他们的阶层,声音,气味,他们的故乡,他们的故事,他们一切的印记”,“他可以解读,通过不断地观察、分析、组织,并在自己的脑海里绘制一幅巨大的地图”,但他没有国籍、没有下过船(这是一个初始条件)、没有任何医院或者棒球俱乐部的记录。

正是这样的出生成长的环境(初始条件)和复杂多样的社会教育(发展路径)造就了1900。

就像无师自通的音乐天赋是1900的独有一样,“客轮”也是他的独有,与在陆地上出生、成长、死亡的普罗大众构成对照,其中Max就是1900互文的对象,正儿八经的美国佬,同样热爱音乐(小号),从陆地上船来,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动员1900下船,并送上了自己的驼毛大衣,同时也替1900完成了如果下船的可能未来,他最后沦落到要卖掉自己心爱的小号度日。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影片以Max和乐器店老板问答的形式展开对1900的回忆,一方面将1900的故事片段化,保证了故事的神秘性和象征意义,另一方面以第三人称问答对观众有代入感,起到引导观众思索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视角要求我们必须跳出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思维惯性,通过追问和审视完成自我教育。

在影片的最后,1900说“Land? Land is a ship too big for me.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揭示了客轮和陆地的映照关系,我们从一开始就出生在陆地这艘大船上,我们也知道船头到船尾的距离,熟悉四季变幻和雨雪风雷,如果让我们离开这里去往更加广袤的太空,你会下船吗?。

【钢琴】钢琴和1900相伴一生,丹尼发现1900的时候他被遗弃在头等舱的钢琴上,5岁在丹尼的葬礼上他再次被钢琴的演奏声召唤,自此成为无师自通的钢琴师钢琴演奏成为1900的工作,保障了他的衣食,让他能够在音乐中遐想遨游,成就了他的精神家园。

及至影片的最后,失去了钢琴的1900依然凭空弹奏,他对自己死后的规划之后依然希望有钢琴的存在,即使他可能只有两只右手。

能够坚持所爱是一件幸运但艰难的事情Max第一次遇见1900的时候,正被咆哮的大海颠得晕头转向1900自信地让Max把钢琴的制动闸打开,随后用钢琴带着Max在大海上翩翩起舞,风暴成为他灵感的源泉,演奏的音符伴随着大海的波动与钢琴融为一体。

他险些就成功了,但最终驾驭大海的愿望还是失败,他们冲破了玻璃,撞毁了厢房在看到结局之前,这一幕似乎是喜剧,但其中恰恰暗含了令人无奈的现实,所爱并不一定能平山海于此,你可以下船去卖掉你的“小号”,也可以在失去钢琴后继续沉浸在自己的坚持中等待灭亡。

与自称爵士乐创始人的音乐家杰利斗琴是影片中十分精彩的段落在斗琴之前,杰利嘲笑说,你是那个离开大海就不会弹琴的人?1900回应道,我自己这么认为Max在反复动员1900到陆地上去享受财富,为他描绘陆地上属于凡人的美好生活的时候,1900拒绝了,因为他早已在来来往往的船客身上洞悉了一切,陆地是一个纷繁复杂、物欲横流的世界,在有限的琴键上他能够弹奏出无限的音乐,但是在无数的选择中,他害怕迷失自我,比如在万千道路中选择哪一条,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块属于自我的土地,一片窗外的风景,一种死亡的方式。

没有尽头的世界对于1900就是沉重的负担,必然会让他失去对钢琴的掌控和自如的发挥

这一点因名望所累的杰利就是例证据说他早期发迹于新奥尔良的红灯区,每一个音符都像在亲吻,能够温柔到保证钢琴上的烟灰不断落1900是无心决斗的,所以初时回应了一首普通的《平安夜》,让人唏嘘,让押上赌注的Max恼火;随后杰利咄咄逼人地再次出手,实力演奏让1900感动流泪,随后重复演奏了对手的表演曲目以示致敬。

然而求胜心切的杰利选择以炫耀技法的形式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压迫和对音乐的轻视成功激起了1900的战斗欲望,以更加高超的技法回应了对方的挑战,并戏谑地同样采用烟头回敬对方的蛮横无理同时以“我不会抽烟”表明心迹,。

他对钢琴演奏只是纯粹的热爱而非因为对名利的追求所以,如果下船意味着失去理想热爱,你会下船吗?【爵士乐】爵士乐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00年前后)美国南部港口城市新奥尔良,讲究即兴,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的结合。

从底层炉工丹尼把T·D解读为Thanks Danny,到他为弃婴取名1900,都是即兴以及后来在对1900的教育中,底层人民对以船长为代表的法令规则的无视,都成为1900说出“Fuck the Jazz”的思想根源。

也正是这种无拘无束,忘我地演绎,成就了他的音乐传奇

这种性情的特质使得1900与音乐本身融为一体,以至于在录制一张唱片后,他要违反合同,强调“我不在我的音乐哪里都不会去”,而在演奏过程中与佩顿的邂逅也是一次生命的历练和信仰的考验当他被单面窗前的佩顿所吸引,内心的欣喜起伏便不自觉地变成美妙的音符。

但这注定只是一场一厢情愿,佩顿的目标是陆地,她关心回归线前后海水的变化,大海的声音,但她更在意父亲的秘密在单向窗中她看到的只是自己而没有1900,这让1900除了在夜晚偷偷亲吻,以及主动献上自己最热爱的音乐之外,别无他法获得佩顿的特别关心,也许对于佩顿他并没有期待什么,他只是即兴地表达,因此在分离之时只能相互祝福,然后毁掉那段一见钟情的音乐《playing love》。

佩顿和杰利都是带给1900成长的人,后者在斗琴中让他意识到名利对人性的浸染和戕害,而后者让他觉醒关于陆地朴实美好的憧憬于是他在思考了12趟航程后决定穿上驼毛大衣帅帅地下船去,在陆地上去听大海的声音,感受人生的无限。

结果他在舷梯上短暂地注视思索之后,决定再不涉足陆地在最后与Max的对话中,1900坦承了自己反悔不下船的原因——“陆上的人喜欢寻根究底,虚度很多的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迟来,夏天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你们不停到处去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

”“我是在这艘船上出生的,整个世界跟我并肩而行,但是,行走一次只携带两千人这里也有欲望,但不会虚妄到超出船头和船尾你用钢琴表达你的快乐,但音符不是无限的我已经习惯这么生活”“那个世界好重,压在我身上你甚至不知道它在哪里结束,你难道从来不为自己生活在无穷选择里而害怕得快崩溃掉吗?。

”“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反正,这个世界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能见”在往后的日子里,即使炸弹落下,即使没人跳舞,他还一直演奏。

所以,忠实于自己的心声,面对尽在掌握的“客轮”和无限未知的陆地,你会下船吗?

对于影片的结局,“弗吉尼亚号”化作烟火,1900也成为真假难辨的传奇,究竟是悲剧还是喜剧呢?真正的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对于天才陨落,我们视作悲剧;而从1900的得偿所愿,又何尝不是完美结局留给我们的,正是关于理想追求和生活态度的思考与抉择。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写道,“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尽管现实惨烈,惟愿你我,皆能取诸怀抱,人世俯仰,在无边荒野之中,踏歌而行。

(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