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之战(逆流之战攻略大全)没想到
不过,孙权这人,比较懂谦虚,在一些会上也经常主动表示,说这事很大,就孤一个人来,那是肯定不行的,也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嘛,今后还是要多宣讲下公谨、
关于赤壁之战,东吴方面和刘备方面,有些说法出入很大。比如,这一仗,到底是谁指挥的呢?这个问题,双方后来吵得很凶。
在东吴看来,那当然就是由孙权亲自决策、部署,由周大都督在前线具体执行、完成的了至于“盟友”方面,当然也是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如非要细分,那就是“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关系而谁才是这次“抗曹”大捷的主力,还用说吗?东吴方面把这个结论,写进了各种文件、史书和教材。
不过,孙权这人,比较懂谦虚,在一些会上也经常主动表示,说这事很大,就孤一个人来,那是肯定不行的,也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嘛,今后还是要多宣讲下公谨、子敬他们说完,还会看着周瑜、鲁肃一笑鲁肃比较老实,就跟着笑。
意思是,主公快别开玩笑,我不行周瑜则在心里叹息,这个主公果然不简单啊,你看他那时的表态:“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这话究竟什么意思,我现在才算懂了于是周瑜就站出来说,是历史选择了主公,主公用兵如神,我们只不过是顺应历史潮流,做了点微不足道的工作。
然后,君臣尽欢,会场气氛极好
刘备方面则常常很义愤的样子什么?TM你指挥的?还亲自?我去,你们当时不都开会讨论“降曹”事宜了吗?这会儿“三足鼎立”了,又出来跟老子扯这个淡刘备的意思是,当初要不是我主动派人联络东吴,推心置腹,开诚布公,说这说那的,就孙权那点见识,估计还在“观望成败”呢。
试想,他能“观望”到几时呢?就是不降曹,曹也会办了他如果老子输了,他也没法再“观望”了,那这天下会是个什么样子?能有今天这么个阵营分明、你来我往的热闹劲吗?TM的,老子才是力挽狂澜,让历史的车轮走上正道的那个人!。
这样一来,刘备方面宣传的调子,就是“要有战略观”,别老盯着赤壁之战时,“谁出了多少兵”,“谁抢了几座城”,“谁救了谁的急”这种都是细节重要的,是谁“设计”了这一幕大戏那当然就是咱玄德公了这时,刘备就挺胸抬头,按剑睥睨,骨子里透出一股枭雄气质。
诸葛亮就只是笑这些年来,他不止一次会想起当初他谏这位主公的那个情景“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这史笔真是讲政治啊“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还有什么历史进程不是在伟大主公的谋划之中呢?
两边各吹各的,吵得很凶曹操方面倒也不尴尬因为他们也在讨论这个事题目都一样,也是“这一仗,到底是谁指挥的呢?”应该说,曹操是这帮人中最有幽默感的一个他往那儿一坐,先自饮了三杯,然后才笑嘻嘻地说,公等别误会啊,不是罚酒。
会议就开始了调子已经定下,“不是罚酒”意思是,败就败了,多大点儿事啊,不就烧了点船,死了点兵嘛,这天下最大的一块地盘,不还在老子手里?老子不搞人人自危就是有事说事,分析下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利今后。
这时,武将们都不说话了他们比较粗,不擅长这个有几个憋不住的,说了几句,也大抵是“去”、“TMD”、“这回窝囊”之类根本不适合写入纪要所以,会议的节奏,其实是被谋士们带起来的他们脑子比较活这种事上,惟活,才能出活儿。
他们一个接一个发言,说的居然是同一个意思即主公虚怀若谷,最能纳谏,一向不搞一言堂,赤壁这个事,是遭遇了重大挫折,但从以史为鉴的角度看,又是一个艰辛探索意思是,都怪我们这帮人当日胡说八道太多啊,干扰了主公的思考。
谋士们说得很诚恳曹操大悦他一摆手,说好了好了,公等不必如此,不必如此,这自我批评太过,太过了,都往前看曹操亲自带了一杯武将们和谋士们都干了这时,曹操才像忽然想起什么事一样,脸上露出忧戚伤感之色众人急忙请示。
只听曹操一叹,唉,公等说得都对啊,“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于是曹操方面结论做出——“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意思是,这一仗,谁也不怪,换谁来都一样,责任全在“大疫”上。事情就这么成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到底是谁影响了赤壁之战?交给大家了#野史有话说##历史##历史趣聊##历史回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