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新加坡地图)干货满满
新加坡是当今城邦国家的代表,在强敌林立的区域中,不得不以一个城市的力量发挥国家的作用。无论是作为一个城市还是国家来说,新加坡都是成功的。
新加坡是当今城邦国家的代表,与历史上著名的威尼斯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同属于共和国但少数精英拥有巨大的话语权,保证了国家整体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地处重要的贸易海域(南海-马六甲海峡、地中海)早期的发展离不开远方大国的扶持(英-美、拜占庭),地区的金融中心,有一支相较于周边国家而言的强大军队,甚至两个城市都以狮子作为自己的标志。
这两座城市都发展出了迥异于周边的独特文化,并偏好建设各种新颖的城市建筑,为原本是文化荒漠的土地上塑造了新的文化地标,幸运的是,这些独特性也为城市打造出自己的旅游特色而做出了贡献
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与南海的交汇处,是远东前往中东、欧洲的必经之处,也正因为这样的地理优势,新加坡成为了东南亚和远东理想的贸易中心,并发展成为金融中心凭借海运优势,新加坡发展了从加工业、石化工业到电子业在内的各种制造业,这个城邦不仅具有发达的第三产业,还在狭小的国土上保留了成熟的第二产业。
新加坡北边是马来西亚的柔佛州,与该州首府新山市毗邻,两个城市社会来往很密切,不少在新加坡工作的马来西亚人会住在新山,每天从口岸过境进入新加坡新加坡南部隔着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巴淡岛相望,这个岛屿是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特区,在新加坡的带动下发展了一些工业、度假产业,成为新加坡人的后花园。
新加坡、新山、巴淡岛构成了东南亚的“南方增长三角”,成为著名的跨国经济合作的典范
新加坡总面积72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集中在武吉知马以南的岛屿南侧,包括城市中心,一些新市镇分布在岛屿的各地,其余部分包括一些包括土生华人住宅的传统建成区、公园、军事基地和少量农地总人口560万(包括外籍劳工),整个国家的国土和人口规模相当于北京、上海的市中心部分,但新加坡国土中间有明显的空旷绿地而非连续的建成区。
由于国土面积狭小,且国土组成以城市为主,新加坡没有正式的行政区划,只是出于社会管理、选举等需要划分了一些社会管理区、选区,帮助政府和企业基于不同功能开展对应的服务。
新加坡最著名的城市规划案例就是其建设的20余个新市镇,这些新市镇人口在数万到几十万不等,对于新加坡来说是卫星城,按照中国的标准应该属于城市的边缘组团大多数新市镇到新加坡中心区CBD有数公里的距离,保证了新市镇不会与中心区接触形成摊大饼的格局。
各个新市镇拥有独立的商业和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少数则拥有办公等就业单位,这些新市镇通过轨道交通和市中心相连接通过新市镇的开发,结合居者有其屋的政策,新加坡做到了大部分公民有房住的愿景同时在物理层面上,缓解了中心区的人口、交通拥堵现象。
由于政府对于各族裔比例的严格控制,这些新市镇未出现个别族裔聚居的现象,每个居住单元内都同时有各族裔人士生活
新加坡中心区地图
新加坡地铁线路图
新加坡港区
樟宜国际机场
滨海湾
新加坡华人区:牛车水
新加坡荣获联合国奖项的新市镇:淡滨尼
淡滨尼
淡滨尼
淡滨尼
小印度
小印度城邦是国际政治最小的参与单元之一,在民族国家已经蔚然成林的国际舞台,能够存活下去的城邦要么能够与大国联系在一起、要么有着区域内强大军力的,这些城邦还不得不努力维持着区域内各方势力之间的平衡,也因此往往成为区域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成为区域交往的枢纽,城邦在今天的国际舞台上依然是很重要的存在。
新加坡是当今城邦国家中最出色的代表不过今天的亚太已经和20世纪60年的格局大为不同,中国、印度的崛起让新加坡需要面对的局势越来越复杂,灵活好调头的小城邦必须也要及时调整国家的政策新加坡多年来致力于构建“新加坡人”的国家认同,也让新加坡人对无论是马来西亚、印尼还是中国都已经没有了特别的归属感,他们只能归属于自己这个东南亚小岛上。
从历史上看,当城邦失去了在区域玩平衡的条件后,其发展要么投入到大国怀里彻底成为其中一部分,如威尼斯、热那亚、西域,要么就走上民族国家的道路,如希腊、意大利等长远来看,新加坡独特的文化可能很难融入任何一个周边的大国,而走上民族国家之路,则一切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