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庄园(艺术家庄园手机版)奔走相告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3-19


千亩紫色的花海随风起波浪,花丛中矗立着几个欧式风车,旁边是800余亩的长塘子水库,水天一色不远处,红土地上的城堡——万花筒艺术片区艺术片区内所有成型的建筑,没有一根钢

艺术家庄园(艺术家庄园手机版)奔走相告

 

千亩紫色的花海随风起波浪,花丛中矗立着几个欧式风车,旁边是800余亩的长塘子水库,水天一色不远处,红土地上的城堡——万花筒艺术片区艺术片区内所有成型的建筑,没有一根钢筋、一颗钉子,用的只是本地烧制的红砖,就像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8月22日,“心醉高原美 活力彩云南”七彩云南全国手机四季行的记者们来到红河“东风韵”庄园。

红河“东风韵”庄园旅游文化综合项目位于弥勒市城区南郊,以湖东路为轴线,在云桂铁路弥勒站和云南红酒庄之间,占地面积5129亩包括熏衣草庄园、艺术酒店、万花筒艺术庄园、“红土情”艺术馆和艺术家庄园等据红河“东风韵”庄园旅游文化综合项目顾问梁华荣介绍,这片建筑群是超现实加后现代的建筑风格,用类似酒瓶形状代表了红酒文化,同时还有彝族的火文化和共生向上的三种文化结合。

蚁工罗旭无图纸无计算建造“万花筒”“万花筒艺术庄园”的设计建造者是云南艺术家罗旭罗旭出生于弥勒,他是个雕塑艺术家,也是个油画家,他的经历几乎和所有在美术馆举办展览的艺术家都不同,他从未受过系统的艺术院校教育,几乎游离在艺术圈外,创作完全是自发的、天然的。

所以该庄园的设计没有图纸,也无需计算,如蚂蚁筑巢一般,罗旭建立起了自己的红砖王国顾名思义,万花筒艺术馆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万花筒”,外观是一个个形如“筒”状的建筑体馆顶四壁的采光也是根据万花筒中三菱镜的特点来设计的,由于不同日期不同时刻阳光照射的多少不一,馆内的光线也会随之呈现出不同的变化。

千变万化,趣味无穷,正是万花筒艺术馆的特征

朴素的红砖带你回归自然生活参观万花筒艺术庄园,无需纠结于前后左右,没有明确的游览线路庄园由万花筒大厅1、万花筒大厅2、农垦博物馆、半朵云多功能厅等组成建筑底部,采用环抱式对称的大椭圆形或拱形地中海式开窗,将室外园林景致收纳眼底的同时,大量引入自然光线。

穹顶依穹壁砖墙纹路开凿圆形开窗,阳光从建筑顶端无遮拦直接打入室内上中下、左中右均有不同形式的开窗,整个建筑自然光源分布均匀,通风良好在万花筒艺术馆里,大家纷纷抬头拍照,最云南的记者曹芸对这里向往已久,“我从朋友圈里见到过,早就想来这里了”在她看来,朴素的红砖不仅回归了原本生活,也能建造出独具特色的建筑。

“我觉得很震撼,这样的构造具有艺术感和专业性,很有中国特色,之后应该能成为云南的代表景区”

1000多个陶塑作品呐喊出心声在庄园里,你能通过观赏罗旭的雕塑作品感受他大胆、奇特的艺术风格谈到雕塑作品《黎明的祈祷》,罗旭说:“黎明前,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即使是在城市里面同样会感觉到阴森森的,宰杀动物都是天亮以前,所以黎明前做祷告还是应该的。

”作品《第99次洪峰》表现的是90年代社会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像洪水一样“我们不知道这种变化将会带来些什么东西,就像孕妇不知道会生下什么样的孩子”看过了各个主题的雕塑,观赏了所有的大厅、小厅走进最后一个厅。

大音响放置在厅中不同的地方,点一根蜡烛、喝一杯小酒、放一张桌子、听一段音乐,非常享受“听着有点凄凉或者忧伤的音乐,发现应该有伴儿陪我一块听”因为这样的感受,罗旭又创作了雕塑《合唱团》,1000多个陶塑作品和音乐以及砖砌建筑相碰撞,产生了一种很特别的共鸣声。

逃离都市,我在这里等你“半朵云”多功能厅外壁浑厚,曲线圆润,层层叠叠,凹凸有致,犹如天边的半片云彩,远远望去,像空中连绵起伏的云朵它的馆内结构同万花筒艺术馆相似,但馆内的柱子却大为不同万花筒艺术馆馆内柱子的形状为方正四方体,半朵云馆内柱子则更像是一株大榕树,深深扎根在红土地上,开枝散叶。

农垦展览馆一期展示的是弥勒东风农垦文化,通过照片墙、实物展示以及视频播放等方式,向广大游客展示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弥勒东风国营农场农垦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屯垦拓荒的农垦文化东风韵庄园内的“象罔”艺术酒店,是中国首个雕塑艺术主题的休闲型高星级度假酒店。

设计客房总数227间,预计总投资4亿元,预计2017年中开业试运营如果你有你的“都市逃跑计划”,目的地应该是这里,美食与梦想,在这里等你(图文来自云南网)如果您觉得弥勒圈好,请您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一起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