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化菊苣(软化菊苣一年采收几次)满满干货
软化菊苣规模化高效栽培技术郭玲娟菊苣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欧洲菊苣、苦白菜等,以芽球、嫩叶或根供食用。菊苣原产于地中海、亚洲中部和北非等地区
软化菊苣规模化高效栽培技术郭玲娟菊苣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欧洲菊苣、苦白菜等,以芽球、嫩叶或根供食用菊苣原产于地中海、亚洲中部和北非等地区,是极受欧美、日本等国消费者欢迎的高档蔬菜 菊苣分为叶用型和根用型2种。
叶用型菊苣,亦称为软化菊苣、芽球菊苣,需软化栽培后收获芽球,其软化栽培分为2个阶段,即营养根生长阶段、营养根在温室黑暗条件下菊苣芽球软化阶段 软化菊苣种植过程复杂,口感微苦带甜、至脆至嫩,逐渐成为蔬菜中的“贵族”,倍受人们青睐,经济效益较高。
现将软化菊苣规模化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品种选择软化菊苣按植根休眠期长短可分为需低温储藏处理(如荷兰的Zoom)和无休眠期(如日本的白河品种)2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中选一号、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的软红一号、法国的布拉特、荷兰的科拉德等是目前品质较好的软化菊苣品种。
2 田间准备选择耕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种植根据地力情况施腐熟有机肥 2~3 m³/667 m 2 、长效复合肥50 kg/667 m 2 作基肥,深旋后整平,用花生起垄机筑南北向小高畦,畦高15 cm(见图1)。
图1 软化菊苣的田间准备示意图3 播种河北承德以北附近地区于5月下旬~6月下旬播种,北京、郑州、山东等地于6月下旬~7月下旬播种播种过早,温度高日照长,植株极易发生抽薹,影响地下营养根的生长;播种过晚,生长期短,营养根的膨大时间不足,会影响菊苣芽球的产量和品质 。
种子发芽适宜温度约为20 ℃,低于8 ℃和高于35 ℃不发芽选择连续3 d阴天无雨天气播种最佳,在畦两边开浅沟深3 cm,条播播后覆土1~2 cm厚,及时浇水用种量约为200 g/667 m 2 4 田间管理
播种后3~4 d种子即可发芽出土,幼苗期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后15~20 d秧苗生长速度加快,3~4片叶时按去小留大、去病留壮原则,间除过密植株,保持株距15~20 cm结合间苗,滴施尿素15 kg/667 m 2 。
及时进行中耕松土、除草,封垄前追施复合肥20~30 kg/667 m 2 按见干见湿原则进行水分管理 播种后约90 d肉质根形成,应控制浇水,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促进养分向根部转移,提高根部干物质含量,以利储藏和软化栽培。
5 根茎收获与储存北方地区10月下旬11月上旬,菊苣生长100~120 d、已形成充实的肉质根时选无雨天采收 ,霜冻前采收完毕采收时,用铁锹或用机械深犁将整个肉质根连秧挖起,注意尽量不要伤根、不要将断根留在土中。
将挖起的菊苣连秧带根整齐码放于田间晾晒2~3 d,剔除抽薹的根株,整修留用根株,去除黄叶老叶,叶基部留3~5 cm叶柄,切去其余部分整修操作时注意不要损伤根冠的生长点将收获后的菊苣贮存于0~3 ℃、空气湿度95%以上的环境条件下,以延长生产供应期 。
肉质根可保鲜4~6个月,在保鲜期内可分期分批进行软化栽培整修根株和贮存应在霜冻前完成,整修根株时顺便将其分成大、中、小3级堆放切勿使肉质根受霜雪冻害,以免导致(软化)栽培时冻伤部位腐烂造成损失6 软化栽培
6.1 土培法6.1.1 土培软化床准备大田生产667 m 2 软化菊苣需土培软化床20~25 m 2 选择温度8~20 ℃的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或空闲房舍,用洁净的沙质大田土或粗河沙铺30 cm厚的囤栽床,整平后待用。
如阳畦栽培,可在地面挖槽,槽宽100~150 cm(以站在槽边伸手能够到槽中心为宜)、深20~30 cm、长度依场地而定,槽底铺电热线,覆土3 cm厚备用6.1.2 肉质根栽植菊苣软化栽培的直根要求肉质根直圆锥形无叉根、长 15~20 cm、横径 3~5 cm、重约 100 g ,根长大于20 cm的可切除其尾端。
按大小将肉质根栽植于囤栽床,将肉质根上部对齐,横径大于6 cm的紧挨着码,横径小于6 cm的距离2~3 cm码放码满后,撒上沙或土填满间隙,浇足水,待水分渗下后再覆土10~15 cm厚在槽上部20 cm处搭建拱形架,盖上黑色膜或其他遮光物。
6.1.3 软化栽培管理气温12~15 ℃,软化菊苣需30~40 d采收;气温18~20 ℃,需20~25 d采收;气温高于20 ℃时,菊苣芽球生长速度快,但芽球疏松、品质差 [6] 一般芽球产量约25 kg/m 2 。
使用过的槽床和沙土不能再利用6.2 水培法6.2.1 断根切去一小部分根尖,可促进芽球生长、提高芽球的商品性菊苣肉质根留长15~20 cm,切除部分根尖,末端切口要平而齐,稍晾晒后备用6.2.2 后清洁处理。
肉质根先用毛刷刷去泥土及残留须根,再用高压迷雾系统喷洗将洗净的肉质根摆放在栽培槽内,置于软化菊苣工厂化栽培架上,推至栽培室内清洁、组装软化菊苣工厂化栽培系统后,菊苣进入暗环境进行软化培养6.2.3 软化管理。
(1)水分:水质需达到农业灌溉水标准,且EC<1 ms/cm、5.8
(3)光照:菊苣水培全过程为暗环境,微弱的自然光和弱灯光下1~2 h就会发生芽球绿化现象,超过5 h芽球的外叶及内叶顶端明显转绿,品质下降操作时动作要快,尽可能缩短囤栽室内的见光时间(4)水中溶氧量:营养液每24 h消毒2 h,每间隔7 d换水1次。
采用定时器操作,每25~30 min开启1次,每次开启2~3 min,使肉质根末端始终有水珠渗落,确保水中溶氧量在5 mg/L以上,以保障根部的有氧呼吸7 采收绿叶菊苣的采收标准为芽球呈乳黄白色、芽叶肉质厚且抱合紧实、芽球长约15 cm、单棵重100~300 g。
采收时,从芽球基部割下,割刀位置为芽球和根茎的结合处,以芽球不散叶为准 将采收后的芽球剥去有斑痕、破烂的外叶,包装后随即上市可在0 ℃、相对湿度95%以上的遮光库内短期贮存菊苣的毛芽球收获后,肉质根切口的四周还可形成侧芽(时间较长),侧芽细长且数量多,单个重10~20 g,可二次采收。
二次收获的侧芽在法国市场上被称为僧须,销路也很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