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孙膑兵法又名)深度揭秘
凡例一、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前四篇记孙膑擒庞涓事迹以及孙膑与齐威王、田忌的问答其它各篇篇首都称“孙子曰”,但内容书体都与银雀山汉墓所出孙武兵法佚篇不相类,所以可
凡例一、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前四篇记孙膑擒庞涓事迹以及孙膑与齐威王、田忌的问答其它各篇篇首都称“孙子曰”,但内容书体都与银雀山汉墓所出孙武兵法佚篇不相类,所以可以肯定是孙膑兵法下编各篇没有提到孙子,今据内容、文例及书体定为孙膑兵法。
由于竹简残断散乱,而孙膑兵法又早巳亡佚,无从核对,整理工作中肯定会有错误本书中可能有一些本来不属于孙膑兵法的内容搀杂在内,请读者指正二、每篇释文前标出篇题凡由编者补加的篇题,外加[]号以示区别三、一篇中所收各简,凡文字相连的,或其间虽有缺字、缺简,但确知其属于同一段文字的,释文都连成一段写。
简文提行分段时,释文也分段四、有的简虽然可以确定属于某篇,但不能确定它在篇中的位置有的简很象是属于某篇的,但又不能十分肯定释文把这些简分别附于各篇之末,加三个 *号与成段释文隔开这类简除去彼此文字相连的以外,每简释文都提行写。
五、不能辨识的字以及由于竹简残断而缺去的字用□号表示,但字数超过五个或字数无法确定时(包括中间缺整简的情况),则用……号表示与……号相连约□号一般省去六、根据上下文补出的缺文或简文原来脱字,外加[]号七、简文原来的各种标号,释文一律略去,另加标点符号。
八、如果简文中引语的开头或结尾处正在残缺部分,释文就只标下引号或上引号九、为了便利广大读者,简文中的异体字和假借字多改写为通行字,如“{月豊}”改作“体”,“宭”改作“窘”,“亓”改作“其”,“{亻啇}”“適”改作“敌”,“陳”改作“阵”,“侍”改作“待”,“埶”改作“势”,“請”改作“情”,“兑”改作“锐”等。
白话孙膑兵法关于孙膑及《孙膑兵法》孙膑,齐国人,出生在阿城和鄄城一带,是春秋时期著名兵法家孙武的后代其生卒年月已无从查考,只知在孙武之后一百多年他活动的时代大约是在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20年左右,在吴起之后,与商鞅和孟子同时代。
当时中国正值战国中期,诸侯割据兼并十分频繁少年孙膑意识到,战争的胜负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于是,他便下决心学习军事,他想,只有这样,才能有一番作为孙膑投于自号鬼谷子的王栩先生门下,学习兵法。
与他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的还有庞涓、苏秦和张仪鬼谷子将孙武的《孙子兵法》13篇传授给孙膑孙膑得到这部兵书高兴极了,便日夜不停地研读、背诵三天之后,鬼谷子一篇篇考问,孙膑全都对答如流,背诵一字不差鬼谷子十分高兴地称赞说:“孙武子后继有人了!”孙膑的同窗好友庞涓,学成之后当了魏国的将军。
本来他在下山之前曾和孙膑约定,他一旦站稳脚跟,便替孙膑引见但他当了魏国将军,打了几次胜仗,名声大振之后,便把当初的约定抛到了脑后,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孙膑来了,定会影响他的地位墨子有个门生叫禽滑厘,云游天下时到了鬼谷,见孙膑热情招待他,便很喜欢孙膑。
后经一番交谈,更发现孙膑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便劝孙膑下山一展才华孙膑把和庞涓的约定告诉了禽滑匣,禽滑厘答应下山后替他打听关于庞涓的情况禽滑厘到了魏国,把孙膑的情况向魏惠王作了一番介绍魏惠王把庞涓召来,对他说:“听说你有一位同学叫孙膑,据说他是孙武子的后代,只有他知道孙武子13篇兵法的秘诀。
你为什么不把他请来呢?”庞涓借口说孙膑是齐国人,怕孙膑心向齐国,不敢推荐魏惠王说:“不是本国人就不能用吗?”庞涓不好再反对,便派人送信去把孙膑请到了魏国孙膑到了魏国,魏惠王接见后,便要封孙膑为副军师,让他跟正军师庞涓一起执掌兵权。
庞涓找了些借口,说服魏惠王,让孙膑当了个客卿庞涓装作很关心孙膑,套出了孙膑的家庭情况大约半年后,庞涓耍了一个花招,以搜出孙膑给在齐国的家人的书信为借口,向魏惠王进谗言,说孙膑私通齐国,随之对孙膑处以“刖刑”,即把孙膑双膝的膝盖骨剜了,并在孙腹脸上刺了字。
但庞涓掩饰得很好,把一切刑罚责任都推在魏惠王头上,而对孙膑,表面上又装出一副十分关心的样子这一来,孙膑受了他的害,心里还十分感激他,老觉得欠他的情庞涓便趁机让孙膑把孙武子的13篇兵法默写下来亏得庞涓派去伺候孙膑的一位老人同情孙膑,悄悄把真象告诉孙膑,孙膑才恍然大悟。
孙膑为了摆脱庞涓的魔爪,便装起疯来庞涓为了试出孙膑是不是真疯,竟让人把孙膑扔到猪圈里孙膑将计就计,把猪粪往嘴里塞,装得十分逼真庞涓完全相信了,便放松了监视后来,孙膑得到禽滑厘帮助,巧施掉包计,逃出魏国,回到了齐国。
孙膑到达齐国都城时,齐国大夫田忌亲自到城外迎接到了田忌家中,稍事休息整理,田忌便用车送孙膑去见齐威王威王听他谈论兵法后,只恨没有早点得到他,当即便要封他官职孙膑说:“一则我没有功劳,不该受封;二则庞涓如果知道我回到了本国,定会来生事。
不如我暂不露面,大王有用我的地方,我定当竭尽全力”孙膑便在田忌家中住了下来田忌很赏识孙膑的才华,以上宾的札仪,殷勤款待他孙膑第一次展露才华,是帮助田忌赢了一场马赛田忌常跟齐国的贵族子弟赛马,下的赌注很大,田忌也输过一些钱财。
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尽管下大赌注,我保证您赢!”田忌深信不疑,便和齐王及贵族子弟下了千金赌注临场比赛时,孙膑告诉田忌:“先用您的下等马和他们的上等马比,用您的上等马和他们的中等马比,再用您的中等马和他们的下等马比。
”田忌照孙膑说的办法出赛,结果一负两胜,赢得了齐王的千金赌注齐王非常惊奇,问田忌取胜的办法,田忌说:“今天的胜利是孙膑出谋划策的结果”田忌又趁机推荐孙膑,齐威王便把孙膑当做老师,向他请教兵法,不久,又封他为军师。
在孙膑辅佐下,没用几年,齐国便强盛起来在对抗当时十分强大的魏国时,孙膑接连打了两个漂亮仗,使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第一次,在赵国向齐国求救时,田忌出任救赵军主将孙膑为田忌出谋划策,来了个“围魏救赵”,在桂陵地区设伏,把庞涓带领的魏国大军打得大败。
第二次,韩国向齐国求救,孙膑仍担任主将田忌的军师,他用“减灶计”把庞涓的精兵诱入马陵道,一举消灭了这支魏军,迫使庞涓自刎而死,随后又打败魏军后续部队,俘虏了魏太子申孙膑运筹帷幄,连胜强敌,威名远扬齐国也日益强大,成了一方霸主。
孙膑以残废之身,协助齐威王和田忌打了许多胜仗,帮助齐国强大起来但他并不贪图名利地位,他谢绝了齐威王的封赏,辞官隐居,带领一批弟子,专心研究兵法,并总结自己的作战经验,写成了名著《孙膑兵法》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孙膑兵法》共有89篇,还有图四卷。
非常可惜的是,这部旷世巨著后来失传了,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损失!令人稍感欣慰的是,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古墓中,意外地发现了《孙膑兵法》残简,共30篇,1.1万余字,后经文物出版社整理出版,算是稍稍弥补了一些损失。
《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以区别于孙武的《孙子兵法》仅从现存的30篇就足以看出,《孙膑兵法》继承和发展了孙武和吴起等著名兵法家的兵法思想在这部兵法中,孙膑结合自己所处时代的特点,溶入自己的丰富经验和精心研究的成果。
孙膑继承前人,超越前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军事理论体系他的论著可谓博大精深,从战争的地位和作用等战争观,到用兵的战略战术思想,进而到兵阵战法、攻防战术、将领的选用及对其修养和素质要求,直至战略战术的思想基础及理论基础,都有深刻精辟的论述,确实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的财富。
从《孙膑兵法》中,可以看出孙膑的以下主要观点:(一)他既主张“战胜而立”,又指出“乐兵者亡”他认为,只能通过战争才能实现统一,这在他那个时代无疑是正确的但他反对滥用战争,更反对打无准备的战争,他强调“事备而后动”。
(二)他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双方的力量对比,而是战争的性质,他指出“战而无义,天下无能以固且强者”(三)他认为军队强大、战无不胜的根本在于士兵和民心他说,“兵之胜在选卒”,对士兵应“爱之若狡童,敬之若严师”。
他多次提到民心问题,并明确指出,使百姓遭受痛苦的军队会遭受失败(四)他认为强兵的关键是“富国”,而“富国”的途径又是爱惜民力和积聚民力,特别强调休养生息,积蓄民力(五)他的主导战略战术思想是“奇发而不报,则胜矣”,“ 有余奇者,过胜者也”。
极力倡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出奇制胜(六)他力主“必攻不守”认为积极主动进攻是取胜的法宝,消极防守难逃厄运(七)他强调领军将帅必须知“道”,要求统兵将帅知天文、明地利、善人和,真正懂得用兵的规律(八)他很重视正确处理军队内部关系,主张君王全权授命,将领同心协力,官兵上下一心,建立一种和谐的内部关系。
孙膑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卓越的军事家《孙膑兵法》是一部内容丰富、极有价值的重要著作,值得人们好好阅读,仔细咀嚼,用心领悟我们今天看到的《孙膑兵法》系根据竹简整理而成,因此残缺较多,文中用□或[□] 表示缺字,缺字较多的地方则以.....表示。
[] 中的文字系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所补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