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湖脉学(濒湖脉学白话解释)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4-05

开启中医之路导读各位朋友,这是中医励进会公益学习中医平台,会源源不断提供中医学习资源,既有历代名医文献,又有

濒湖脉学(濒湖脉学白话解释)

 

开启中医之路导读各位朋友,这是中医励进会公益学习中医平台,会源源不断提供中医学习资源,既有历代名医文献,又有当代名医心得;既有专业中医资源,又有养生保健知识,是您学习专业中医、中药、养生的贴心之地因“杏林园地”公众号登记在杏林源地——美丽的庐山,又是大家学习中医,耕耘中医的菜地,所以取名为“杏林园地”。

本期主题为《濒湖脉学(白话解)》连载第5篇。

濒湖脉学(白话解) 四言诀九、奇经八脉诊法奇经八脉,其诊又别直上直下,浮则为督牢则为冲,紧则任脉寸左右弹,阳跷①可决尺左右弹,阴跷可别关左右弹,带脉当诀尺外斜上,至寸阴维尺内斜上,至寸阳维 注释       跷①:原作“蹟”,现已统一改作“跷”。

       此段讲奇经八脉诊法       人身十二经脉,每一经各有一脏或一腑,如:手太阴经肺,手阳明经大肠,足阳明经胃,足太阴经脾,手少阴经心,手太阳经小肠,足太阳经膀胱,足少阳经肾,手厥阴经心包络,手少阳经三焦,足少阳经胆,足厥阴经肝。

这叫做十二正经它们有了病变,在两手寸、关、尺部都可以通过不同脉象反映出来(参看《部位、诊法》第二)至于奇经八脉,除冲、任、督三脉起于少腹胞中而外,一般都不与脏腑直接联系,与正经大不相同,所以才叫做“奇”。

奇,即奇异,有异于正经的意思属于奇经的,计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八种这里主要就是谈这八条经脉发生病变后,在临床上的另一种诊察方法督脉病变反映在寸、关、尺三部脉来都浮,而且直上直下,颇有弦长的形象。

冲脉病变反映在寸、关、尺三部,脉来都现牢象,也是直上直下,颇有弦实的形状任脉的病变,寸部脉来见紧,或者从寸到关见细实而长的脉象阳跷脉的病变,寸部脉来现紧,同样具有左右弹动的情况带脉的病变,关部脉来现紧,也是左右弹动不休的。

阴维脉的病变,尺部脉多见斜向大指(外斜)而上至寸部,它的搏动往往是沉大而实阳维脉的病变,尺部脉多见斜向小指(内斜)而上至寸部,它的搏动往往是浮大而实的督脉为病,脊强癫痫任脉为病,七疝瘕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事主带下,脐痛精失阳维寒热,目眩僵仆阴维心痛,胸胁刺筑阳跷为病,阳缓阴急阴跷为病,阴缓阳急①癫痫瘛疭②,寒热恍惚③八脉脉症,各有所属       注释       阳跷为病,阳缓阴急阴跷为病,阴缓阳急①:按《难经.二十九难》、《。

十四经发挥》应作“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但因现在针刺小儿麻痹的足内外翻证,以内翻属阳跷病的阳缓阴急,外翻属阴跷病的阴缓阳急,临床上有较好的疗效因此,暂不改变,留待继续研究       癫痫瘛疭②:(chezong),音彻纵。

瘛,筋脉拘急;疭,筋脉驰张瘈疭,即抽搐       恍惚③:即神志昏糊,不能自主       此段讲奇经八脉主病       督脉沿着背脊循行,主持一身的阳气,故督脉的病变,多为阳虚阳气虚弱不能温养脊髓,或者同时外邪入侵,都可能使脊柱强直。

阳虚而痰湿阴邪盛的,还可能发生癫病或痫病(参看《杂病脉象》第九)任脉沿着腹部正中由下而上行,主持一身的阴血,故任脉病变,多为血分的虚寒,运行阻滞,便发而为寒疝(腹痛,手足瘚冷)、水疝(肾囊肿痛,阴汗湿痒,小腹时鸣)、筋疝(阴茎痛,筋急缩,或缓驰不收)、血疝(刺痛如锥、手不可近)、气疝(阴囊痛上连肾愈穴、偏墜,生气即发)、狐疝(睾丸偏有大小,时上时下)、闠(tui,音颓)疝(阴囊肿大,麻痹不仁,妇女则阴户凸出),或瘕积一类的硬块病。

冲脉挟脐左右上行,为身中血海之一,发为病变,则见气往上逆,腹内里急带脉从季胁部环身一周,它的病变主要为妇女带病,以及脐腹疼痛、遗精等阳维脉循足外侧上行,维系一身卫气发为病变,卫虚不能固外,便见恶寒发热等表征;不上于头,便见两目眩晕,甚至突然癫仆、僵直不省人事,有如尸厥(参看《杂病脉象》第一)。

阴维脉循足内侧上行,维系一身的阴血发为病变,营血虚不能滋养心脏便心痛,甚至胸胁刺痛,筑筑(这时作心悸的形容词解释)悸动不安阳跷脉循足外侧上行,发为病变,内踝以上经脉拘急,外踝以上经脉弛缓内为阴,外为阳,故曰“阳缓阴急”。

阴跷脉循足内侧上行,发为病变,外踝以上经脉拘急,内踝以上经脉弛缓,故叫做“阴缓阳急”总之,癫痫、瘛疭、寒热、恍惚等病,在奇经八脉中,都可能出现,但都各有所属的不同部位、不同脉症,必须进行仔细地分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