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沙简金是什么?披沙简金赤子之心什么意思?
陆机,字士衡,吴郡吴县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陆机(公元261年--公元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蜀军逼得刘备退走白帝城的东吴大将陆逊,是他的祖父。陆机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
东吴灭亡后出仕朝廷服务于西晋司马氏政权,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父族、母族、妻族同坐)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
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陆机英年既没死于非命,但对后世影响颇大,有不少轶事为后人津津乐道,有不少著名的文学作品留传后世这一点与潘岳颇为相似陆机辍笔西晋初年,陆机曾撰写《三都赋》,当时出身寒门的左思也在写同一题材,陆机对此很不以为然。
但当左思历时十年,完成了《三都赋》时,“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成语“洛阳纸贵”就此诞生陆机看完左思写的《三都赋》之后赞叹不已,遂将自己的《三都赋》手稿烧掉,不复再写后便有“陆机辍笔”的典故华亭鹤唳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復得乎?”华亭即今上海市松江区陆机于东吴灭亡之后,入仕晋国之前,常和弟弟陆云一起在华亭的庭园中游玩,观赏那里的仙鹤在长空中自由翱翔飞舞鸣叫。
后当他被人陷害,临刑之际,再次回想起当初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闲适生活,只有万分的遗憾却再也回不到过往了陆机不当死罪却遇害,士卒们无不为他痛惜流泪这一天大白天却大雾弥漫,狂风吹折大树,平地积雪有一尺多厚,大概老天爷也觉得他死得太冤了。
“华亭鹤唳”的涵意是:恨当初贪图功名富贵放弃自在闲适平静安逸的美好日子幸福生活,致有今日之祸,而今命将不久虽万分遗憾却悔之已晩矣!中国历史几千年,充满了刀光剑影,充满了尔虞我诈,充满了勾心斗角,充满了你死我活的权利争斗。
那些权倾一时不可一世的大人物在大祸临头生命将休之际,他们所回望的、所深深留恋的绝不是他们长久以来所追求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是他们一向所讨厌的曾经的平淡安宁的日常生活正所谓名利场上风波恶,入仕容易归隐难。
亦可谓选择大于努力,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总是不断地在重复它自己而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不吸取任何历史教训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岂不悲哉!陆机潘岳等人饱读诗书,自然知晓他们的前辈秦朝宰相李斯的最终结局。
五百年前有人临死感叹,五百年后又有人面临相同的处境,临死之际同样都大发感慨不知当时陆机的脑子里可曾闪过李丞相的身影?这就是与李斯有关的、与“华亭鹤唳”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东门黄犬”的故事当初秦国丞相李斯被赵高陷害,被诛杀三族,临刑之时他对着儿子感慨道:“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当初我和你牵着黄狗一起出上蔡城东门之外去打猎,自由自在地追逐野兔,那样的日子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有?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为官遭祸,醒悟太迟,抽身已晩,悔之莫及太白先生感悟多且深,乃有《行路难》(三)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表面上看,太白先生之感悟不可谓不深不可谓不透,但也只不过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罢了何出此言?既知“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损身。
”又为何还要大发牢骚“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呢?还是郑板桥先生说得好:“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还是西晋张翰做得对,激流勇退,明哲保身,不复有“东门黄犬”“华亭鹤唳”之叹也。
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据《晋书•张翰传》记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时人贵其旷达”陆机虽中年而逝,欲复闻鹤鸣于空而不得,但其在西晋文坛上的地位是必须肯定的西晋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追求华辞丽藻、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运用排偶,正是太康诗风“繁缛”特征的主要表现。
从文学发展的规律来看,由质朴到华丽,由简单到繁复,是必然的趋势清代刘熙载《艺概•文概》有云:“六代之文丽才多而炼才少有炼才焉,如陆士衡是也”陆机文如此,其诗亦复如此,在此仅录其著名诗作《赴洛道中作》(其二)以窥其一斑。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赴洛道中作》是陆机诗中传诵较广的佳作,注重抒情文词精妙是其两大鲜明特点。
上面这首诗写诗人离家赴洛阳途中的景物与引起的悲凉凄恻的感触,表现了思乡之情和对前途未卜的担忧怨思苦语,读之令人声泪迸落全诗借景抒情,曲折委婉,语句精炼而流畅,格调清丽而凄清,形象鲜明,意蕴深远,悲楚动人,富有韵味。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两句尤见诗人语言提炼之功夫这两句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动词“抱”“衔”的使用皆备极精巧,是公认的佳句钟嵘《诗品》中有著名的评价:“谢混云: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
……余常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