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一以贯之_吾道一以贯之原文及翻译
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译文: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
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译文: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原则贯通起来”曾参答道:“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后,其他人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曾参说:“夫子所讲的道,主要是忠恕而已。”
逐句解释: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贯:贯穿,贯通一以贯之,即以一贯之孔子说:“曾参,我的道是可以用一个道理贯穿起来的”曾子曰:“唯”唯:与诺类似,表示应答曾子说:“明白”曾子这么说是因为他理解了孔子的核心思想,知道孔子始终强调的是什么。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孔子出去后,其他人就好奇地问:“这是啥意思?”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竭尽全力、忠贞不渝叫作忠,推己及人、宽厚待人叫做恕曾子说:“孔子的道,主要是忠恕而已”曾子认为自己已经理解了孔子的道,以忠和恕来概括孔子的思想。
心得总结:本章争议颇多,究竟什么是孔子的“道”,曾参说的“忠恕”又指的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中国人喜欢说一,说整体,说本原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是起源于一孔子的道也是由一个中心思想贯穿的。
他们的思想都是一以贯之,没有偏离自己的主旨那孔子的这个中心思想,或者说他的“道”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我想孔子的基本思想大家没有争议,但究竟哪个才是他最核心的“道”则存在争议我的理解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礼,也可以是仁、序或和。
礼包括外在的礼制和内在的仁义,强调的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体现的是和谐有序、天人合一当然也可以说是忠和恕,忠代表尽忠竭力、尽力而为,恕则代表推己推人、宽容大度这也是一种积极有为与以和为贵的思想,跟礼一脉相承。
孔子最本原的思想究竟是什么,这个并不好界定孔子与老子有点不同,老子把自己的观点说得明确无误,他认为一切来源于道,有生于无孔子则没有说得十分清楚,他的思想有仁爱,有礼法,有忠恕,有和谐,有中庸之道孔子的这些思想贯穿在他的学说和行为里,但他一以贯之的“道”究竟是什么,他并没有明确直接指出来。
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学习和悟道则因人而异。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定义孔子的“道”。只要没有偏离孔子的基本思想,那么我们就不必执拗或纠结于某个具体的字词。附图:
《论语》、《道德经》逐章解读,基于当前社会背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事求是、谦卑恭敬;道法如飞、从善如流相关阅读理解《道德经》电子版如何理解《道德经》老子《道德经》思想真的反动吗?我们学习《道德经》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要学习《道德经》和《论语》等国学经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