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的生活环境_蝴蝶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小班主题“春天里”的融蓝行动
春天来啦! “远方的春雷惊醒百鸟飞虫,蝴蝶飞舞,鸟儿歌唱。春风的轻抚,唤醒沉睡的花儿,百花齐放。春雨唱着歌谣,脚踏鼓点而来。聆听春天的乐曲,是如此美妙动听。 ”
在小班孩子的心中,这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春天?会在春天里,发现哪些属于我们的美好时刻?
朱奕恺:我在地里发现了野菜,闻起来像奶粉的味道,奶奶说可以做成好吃的青团余梓妍:我看到油菜花开了,好多小朋友们都在油菜花旁边拍照,油菜花是春天最美的花了袁雯语:爷爷给我们班的地里种了好吃的土豆,春天是可以播种的,希望这些土豆可以变成好多好多的薯片。
许姝涵:最近的天空上好像飘着“小雪花”,我抓不住,妈妈说这不是雪花,这是柳絮。张宸硕:我去公园玩了,公园里有很多帐篷,大家都去春游了,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一起去春游?
“这是一次不一样的春天之旅”
一、主题重构 我们以完整儿童小班主题《春天里》为蓝本,对原教材进行剖析和思考,剖析幼儿经验,明确课程方向,根据小班幼儿的兴趣点和需求点,链接《指南》和《纲要》的核心目标,进行资源整合,对原主题进行重构与实施。
教师的思考:一日活动皆课程,我们通过审议讨论,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兴趣点出发,在原主题上增添了“发芽了”,使幼儿直接感知可发现的春天的秘密;将主题中的春景、春食、春耕和春游等融合到主题中,遵循《指南》中的“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情和现象感兴趣”目标,从而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我们以完整儿童小班主题《春天里》为蓝本,对原教材进行剖析和思考,剖析幼儿经验,明确课程方向,根据小班幼儿的兴趣点和需求点,链接《指南》和《纲要》的核心目标,进行资源整合,对原主题进行重构与实施二、活动目标。
三、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价值,结合家长资源、周边地域资源等,将资源整合化,服务于幼儿的感知与体验,以增进幼儿对春天的全方位感知与探索,对春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四、行径样态“春天里”这一主题的行进过程中,紧密链接幼儿的一日生活,支持幼儿的探索与学习,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在大自然中快乐地感受,真实地体验,由衷地抒发……在主题开展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不仅调动幼儿与亲子间的感情,而且帮助幼儿走近春天,寻找春天,增添幼儿的实践经验,积累春天的感知。
《指南》中指出要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更好地贴近自然,融合一日活动,我们还结合了春游活动,联动社区资源和家长资源,促进主题深入开展。
五、实施路径 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将已有经验、兴趣和需求融合,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扎实开展以春天为主题的各活动,以蓝为本,融春而行。
一起来看看我们和春天发生的有趣事。01你们家乡的油菜花开了吗?遇见了故事中的“小黄花”
02永远不要失去发芽的心情。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03春天里飞来的蝴蝶。发现对称的美丽午间散步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前面田野里开了一片油菜花,他们看到了很多的蝴蝶在飞来飞去。
因此,我们捕捉到了幼儿对蝴蝶的浓厚兴趣并展开了一次有关蝴蝶的调查。
“蝴蝶为什么翅膀上有花纹?”“蝴蝶是不是也是喝水、睡觉?”“蝴蝶是毛毛虫变的吗?”关于蝴蝶,孩子们有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蝴蝶身上有哪些秘密?
蝴蝶的翅膀对称的在观察中小朋友发现蝴蝶的两对翅膀是一模一样的,学习到一个数学名词:对称孩子们对身边现象来了兴趣,如眼睛、飞机翅膀、耳朵、眉毛……04我不是菜,我是土生土长的春天舌尖上的美食也是大事因为一句“奶粉味”的野菜,
班级里掀起了一阵挖野菜的热潮……“野菜没有奶粉味啊!”“这个野菜还长得像花!”“有爱心形状的野菜!”教师的思考:我们理解的自然,遵循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即幼儿是在操作、观察、交往、体验中构建新知识和新经验的。
与幼儿学习发生联系的对象是自然的瑞吉欧教育提出:必须给儿童提供那些可以引发他们兴趣和天赋的环境,并增强他们的实践和思考的环境你知道野菜吗?
野菜到底能不能吃?
关于野菜能不能吃,孩子们展开了讨论。大部分小朋友都认为野菜不能吃。于是我们开启了调查,发现有的野菜适合家常食用,有的则不能采食。我找到的能吃的野菜
教师的思考:《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辨一辨的方式,认识野菜的种类及特点,了解野菜的生长环境和外部特征,满足孩子们的探究欲望,激发孩子新事物的探究欲望。
随着对野菜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孩子们开始讨论:到底这些野菜能做出什么样子的美食来呢?
我们利用家长资源,将孩子们寻找到的马兰头跟草籽制作成美食,孩子们打算比一比哪一种野菜更好吃!“我喜欢吃马兰头,有种香香的味道”“我喜欢草籽,咬起来会有声音”“我都喜欢,妈妈说春天吃野菜会长高”“吃野菜会让人不生病吗?那我要多吃一点。
”原来,野菜这么好吃,我们都喜欢!活动中我们聚焦幼儿园里的本土自然资源,迎合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借助探索生活的力量,让孩子们“融入大自然”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认识野菜、寻找野菜、深入了解野菜的作用等。
整个活动开放、直观、生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让孩子在一个可见、可闻、可知、可感的氛围里发现生活中的事物及现象,积累了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05春天的“阿嚏”精灵捣蛋的柳絮
“哎呀呀,我的脸好痒啊。”“阿嚏,阿嚏”鼻子好痒。班级里的孩子出现了过敏的现象,这让大家十分好奇。“为什么冬天的时候没有过敏?”“为什么一到春天我的鼻炎就犯了。”原来春天也如此令人烦恼……
“天空好像下雪一样”“这是柳絮!”春天遇见“雪花”比冬天还令人兴奋。
“柳絮跑进教室里了。”会不会是因为柳絮,所以我们的鼻子才会痒痒得想打喷嚏呢?柳絮可真不是一个“好东西”!
小朋友想了一堆“对抗”柳絮的好办法!这样我们就不会害怕啦但是柳絮飘在天空中也很漂亮啊!因为是春天,所以原谅柳絮06去有风的地方与春日抱个满怀关于春天的独家专访想了好久的春游,终于提上了日程,一起点击看看我们春游的精彩瞬间吧!
【年段活动】小花与阿树的春日唤醒计划“过春天”我们老师的感想小一班老师:虞永平教授说过:“课程在儿童的生活中,在儿童的行动里,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活中的事物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对象,他们能给儿童带来乐趣、带来挑战、带来想象、带来专注、带来快乐、带来经验。
”小二班老师: “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园每天的活动都能体现出教育的价值通过本次课程的开展,老师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一日活动教育意义的重要性,对如何科学而又合理地组织利用好幼儿的一日活动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我们要追随幼儿的兴趣,不断支持幼儿的发问,让幼儿在发问的过程中不断的头脑风暴小三班老师:生活的细节就是教育的细节生活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要综合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实施各项教育,达成课程目标。
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一日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是贯彻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不是学习的唯一途径,我们不能只把集体活动看作是幼儿的学习活动,而应该把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都赋予教育意义,要做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
“我们本就是春天的一部分呀”
一审:沈维维二审:黄益敏三审:黄 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