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 三字经_百家讲坛 三字经3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都是我国古代幼童的识字、国学启蒙书。其中,《三字经》成书于九百多年前的宋朝。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都是我国古代幼童的识字、国学启蒙书其中,《三字经》成书于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成句,字简义丰,朗朗上口早在宋、明、清朝,已有多国译本,畅销海外“仁、义、诚、敬、孝”是《三字经》中的核心思想。
鉴于其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意义及影响力,《三字经》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之中《三字经》的编撰独具匠心,用简约的文字将中国经、史、子、集中的各类知识重点糅合在一起,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习惯、历史典故、天文地理、修身治学等众多知识和道理。
这套由钱文忠(复旦大学教授、百家讲坛名师)解读的《三字经》,配以中国近代书画家齐白石的水墨画,将孩子们拽进中国传统文化中浸润、畅游,助力他们习道德,学知识,成为国家栋梁之材讲解时,钱文忠并不只是逐字翻译《三字经》,而是用生动的语言和故事,为孩子们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让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方便孩子们理解、记忆和运用。
同时,他还给我们提纲挈领地总结了《三字经》阅读的一个核心、三条主脉,并作为切入点,帮助家长、孩子们更快速地掌握其精髓中国传统教育首先强调德育德性排第一位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知识,一个人才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所以《三字经》的编撰,也是围绕这一教育核心点进行铺陈首先讲“教”其次讲“教的内容”再次讲“学”教,即教育的重要性概述品德教育和学习的目的教的内容——史历史像是一串珍珠项链,把文化、哲学、文学、社会、经济等一颗颗珍珠串起来。
孩子们掌握好了历史,就已是把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学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及如何学在讲解原文时,钱文忠还旁征博引,将文化常识、历史典故相结合,传递给孩子们为人处世的理念和规范,巧妙地融入国学精髓
开篇六个字“人之初,性本善”钱文忠给我们延展讲解了这六个字背后的文化内涵——针对人的本性,孔子、荀子、孟子的不同看法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并无差异,受后天熏染、环境的影响,差别变大但孔子并没有表态,人性是善还是恶,置而不论,留下悬念。
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孟子认为“人之初,人性向善”且只有一个人具备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种心才算得上一个人简称“四心说”而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他们认为人都有原罪,谁都有缺点。
在社会管理运作上,必须分权治之中国和西方这两种不同的传统思想,造就了文化、制度的不同可以看出,开篇这六个字,精义颇丰。
钱文忠就这样将中国传统文化给孩子们娓娓道来构建文化框架,打牢文化地基可以说,从小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再配以《三字经》注音版和书法临摹版学习,将赋能孩子口、手、心全情投于学习中,慢慢成长为健康的花朵,民族的脊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