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传_蒋介石传严如平在线阅读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5-06

1914年9月,中华革命党发布成立公告,孙中山不屈不饶,坚持武装斗争,主张“速起三次革命”,确定以江浙为发难根据地。

蒋介石传_蒋介石传严如平在线阅读

 

1914年9月,中华革命党发布成立公告,孙中山不屈不饶,坚持武装斗争,主张“速起三次革命”,确定以江浙为发难根据地消息传出,袁世凯提拔亲信郑汝成担任淞沪镇守使,大肆镇压革命党人,上海、杭州等地的革命组织连遭破坏,损失十分惨重。

凄风苦雨,黑云压城,陈其美、蒋介石等人先后流亡日本,韬光养晦,以待时机再举“讨袁”大旗

(清末宣统年间,肇和舰在英国下水)一年后,孙中山任命陈其美为淞沪司令长官,负责筹划上海起义,秘密机关设在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渔阳里,蒋介石、杨虎、孙祥夫等纷纷回到上海,执行机要任务“上海为东南第一要区,吴淞要塞扼长江之口,制造局为后方重地,皆为军事上所必争。

”陈其美、蒋介石认为“海军不得,则上海难下,上海不下,则东南难图,而酋逆不杀,则上海与海军二者不能急图也是以从事杀酋逆郑汝成为第一要务,第二事在袭击海军,即攻制造局,再取吴淞要塞,然后图浙攻宁以为东南之根据”。

(中华革命党债卷)1915年11月10日,日本天皇大正举行加冕典礼,驻沪日本总领事开会庆祝,郑汝成亲往祝贺,陈其美派人潜伏在白渡桥北墩,用炸弹和手榴弹将其击毙革命党人欢呼雀跃,乘敌人部署纷乱之机,应该加快实施军事起义,蒋介石奉命起草《淞沪起义军事计划书》,提出首要目标夺取“肇和”、“应瑞”、“通济”三艘军舰,然后攻打江南制造局、警察局、电话局等,控制整个上海。

(青年蒋介石)“肇和”和“应瑞”属于姊妹舰,分别由英国埃尔斯维克造船公司、维克斯造船公司承造,前者略大一些,排水量2750吨,后者2460吨,武器装备大同小异,主炮都是2门6英寸阿姆斯特郎速射炮,副炮有4寸炮、3寸炮、47毫米哈乞开司机关炮以及37毫米马克沁乒乓炮。

如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也就护卫舰大小,当时则列为练习巡洋舰“通济”同样归类练习舰,但性能各方面老式,主要用于船艺等基础训练“肇和”舰长黄鸣球是陈其美故旧,革命党通过这层关系进行策反,获得舰上部分官兵支持,比如见习军官陈可钧就是革命党人。

此外,“应瑞”、“通济”两舰“赞成起义分子,也逐渐在增加中”原先计划12月中旬起事,以便说服更多水兵参与,但北洋政府察觉到沪上海军不稳,下令“肇和”做好准备工作,务必于12月6日开往广州

(陈其美)陈其美决定提前起义,“于本月5日,乘各舰长公宴海军宿将萨镇冰之日,与黄鸣球相约,于是日举事,推其为海军总司令,嘱其暂匿沪寓”革命党人设想,首先夺取三舰,以“肇和”发炮为信号,接着分头进攻江南制造局、警察总局、工程总局、电话局、电灯厂等重要场所。

如果起义成功,“肇和”有可能成为中国版“阿芙乐尔”,而且比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还要早上两年

(浙江湖州陈英士之墓)12月5日下午3时,革命党海军陆战队司令杨虎率领30多人乘汽艇靠近“肇和”,陈可钧等人奋起响应,表面上很快控制了军舰本来应该马上发炮,但不巧保管弹药仓库的人尚未归舰,费了不少功夫打开库门,以至于直到傍晚6时许,才姗姗发出第一发炮弹。

雪上加霜的是,孙祥夫带人夺取“应瑞”、“通济”,半路上被海关巡船截回,没有取得成功

(肇和舰乘风破浪)蒋介石不明所以,闻得“肇和”炮声响起后,以为杨虎已经完全掌控海军,率领党人攻打警察局,不料警方火力密集,几进几出不能得手再说“肇和”,几发炮弹呼啸划破长空,制造局那边竟然毫无动静,杨虎误会党人已经一举占领,遂令停止炮击,以免伤到自己人。

潜伏在制造局的内应正待起事,突然炮声彻底消失,判断“肇和”遇上了麻烦,起义计划受挫,因而中止发难响应说到底,无论联络还是配合,革命党人都不够慎密,又缺乏应急方案,导致起义行动漏洞百出北洋政府上海镇守使杨善德坐镇江南制造局,为什么“肇和”发炮后没有及时予以还击呢?张晞海、王翔两位先生合著《中国海军之谜》提出一个观点,敌人事先可能知道革命党起义计划,将计就计,预设陷阱,也就是说革命党内部混入了奸细。

(肇和舰6英寸主炮,应瑞舰同款)12月6日凌晨4时,“应瑞”、“通济”舰各个副炮对准“肇和”甲板发起猛烈射击原来,杨善德派人从交通银行提出巨额现金运往两舰,改变了舰上官兵摇摆不定的政治立场面对突如其来的弹雨,杨虎慌忙下令还击,但因许多关键岗位的水手并不诚心参加革命,造成不能得心应手,命中率甚低。

舰上革命党人打算移泊吴淞口,以避开两艘敌舰优势火力,结果“由于不懂电气超锚法,不能开动”说时迟,那时快,“应瑞”一发炮弹击中“肇和”锅炉房,杨虎等人只好弃舰移乖舢板脱离险境

(杨虎)总体而言,陈其美、蒋介石策划的沪上海军起义过于仓促,工作明显不到位,甚至存在脱节现象,不过革命党人反对袁世凯专制统治的勇气仍然值得肯定正如孙中山所说:“肇和一役,事虽未集,然挽回民气,使由静而动,实为西南义军之先导。

”所谓“西南义军之先导”,系指“肇和”起事虽然失败,但对12月25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称帝,有着一定引导的意义不晓得头条网友们怎么看?欢迎大家跟帖留言参考文献:1、张晞海、王翔:《中国海军之谜》,海洋出版社1990年版。

2、严如平、郑则民:《蒋介石传》,中华书局2014年版3、陈悦:《清末海军舰船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