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中国_变革中国第一章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⑤:教育变革 读 《中国经济2024:周期拐点与结构演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教育“革命”提前开启: 教育面临结构性困境,暴露的正是当下
读书笔记⑤:教育变革 读 《中国经济2024:周期拐点与结构演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教育“革命”提前开启: 教育面临结构性困境,暴露的正是当下教育体系的尴尬与短板 1.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知识灌输模式已难以适应互联网普及的“后喻时代”
2.当下的教育体系是两三百年前为工业时代的流水线生产模式设计的,本质上是工业经济的遗留产物 3.固化、僵硬的评价标准某种程度上让教育与创新背道而驰 正如工业经济势不可当地取代农业经济,互联网、人工智能也早已对工业经济展开替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教育革命”提前开启:
1.机器取代人力是技术发展的必然宿命,人工智能也将“绞杀”所有传统就业岗位 2.城市功能釜底抽薪让制造交易退潮,新经济全面拍打海岸 ①随着经济形态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软技能与硬技能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消失,将人文技能与技术知识相结合,或许才是未来最佳的教育模式
3.市场经济内置优胜劣汰机制,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复式时代登上历史舞台 ①对于教育来说,无论是新的经济社会生态还是新的人才内涵与标准,都需要新的教育体系相匹配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突破,成为教育史上近400年以来的大挑战和大机遇,也必将催生划时代的教育变革和学习的变革:
1.重新定义人才,既然智能机器人可以像人一样思考并解决问题,那么ChatGPT是不是“人才”?也许可以称之为“器才”,而什么样的“人才”才不会被“器才”们淘汰? 2.重新定义学习既然智能机器已经成为“最强大脑”,那么人为什么还要学习?或者说,人们还需要学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如何变革,才能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3.重新定义教育既然人类可以无限量生产及使用被“训练”或“教育”好的智能机器人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那么人类在知识、智商层面的差异将在很大程度上消弭,知识教育也就被釜底抽薪 ①未来竞争不仅在人类内部,更在普通人类、超级人类、人工智能等群体之间,围绕创新、“爱”等多个维度展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在这个拐点时期,能否把握住未来教育的核心动向,决定了教育的成败 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莱文所言,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与技能,却能让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