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予与何诛_于予与何诛中的诛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5-31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论语》公冶长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

于予与何诛_于予与何诛中的诛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论语》公冶长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译文: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可以雕刻。

用脏土垒砌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这段话不难理解,作为我国古代第一位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教学”等等思想,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被后人奉为教育思想的源泉。

但面对宰予这样一个学生,多次白天睡大觉,有多次向孔子保证不再犯,但宰予依然我行我素,仍然白天睡大觉孔子出离愤怒了吧!为此才说出了“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这样近乎侮辱人格的责骂的话

孔子作为老师,如果放在当下,会不会被宰予的父母举报?有无违背“师德”之嫌?再看动物如何训练幼崽苍鹰常在训练雏鹰时,常会把雏鹰推向悬崖之下让它们自己飞行,甚至会将雏鹰的翅膀折断推向悬崖,反复训练,目的是让雏鹰成为天空的王者。

母熊在野外通常会杀死不适合生存或畸形的小熊,不是因为残忍,而是为了让它们避免以后短命痛苦的生活,是为了让种群基因强大、延续生存狼、狮子等大型肉食性动物,几乎都有这样的教子行为其原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植物的修剪、去杈,同样为了其茁壮生长,成为有用之材、收获应有之果。

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动物近乎残忍的训幼行为已不适合人类伦理道德要求,但其背后留下的教育启示还是值得我们认真的思考,合理的汲取作为社会属性的人,一生都要受教育,都要在法律制度约束下生活,都要在条条框框下谨言慎行。

任何人都不可任性妄为,否则必将受到法律制度的惩罚作为教育者理应拥有天然的惩戒权,没有惩戒,无法实现完整的教育,更无法达到教育的效果面对教育界的种种佛系行为,教师不敢管、不愿管的现象,与学生、与家长、与社会、与国家都是极其危险的信号。

还好,我们欣喜的看到,国家出台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确了必要的教育惩戒,把“戒尺”还给教师,让我们看到教育的希望。其实早该如此无需争论,因为教育者拥有天然的惩戒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