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_文化遗产保护专业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5-05-14

来源:【民生周刊】“4·18国际古迹遗址日”2025年度主题为“灾害与冲突下的遗产应对准备:ICOMOS 60年行动启示”(Heritage under Threat from Disasters and Conflicts: Prepar

文化遗产保护_文化遗产保护专业

 

来源:【民生周刊】“4·18国际古迹遗址日”2025年度主题为“灾害与冲突下的遗产应对准备:ICOMOS 60年行动启示”(Heritage under Threat from Disasters and Conflicts: Preparedness and Learning from 60 years of ICOMOS Actions)。

其源于ICOMOS《2024-2027三年行动计划》总主题“灾害与冲突下的遗产韧性—准备、响应与恢复”,2025年的主题对应第一步“准备”(Preparedness)从上文探源历年来“4·18”的主题演变可以看出,从最初设立时对特定类型遗产的聚焦与保护,到不再限于聚焦濒危遗产,开始链接遗产在公众生活中的作用和功能,再到现在与公众关心的宏观议题紧密相连,可见。

“4·18”已从专业参与、公众参与、演变成社会参与,在大众逐渐意识到全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及遗产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多维度、多渠道、多形式的行动,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事业中,可以说“4·18”正将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从认知层面推向行动维度。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在我国的实践更具中国经验、特色与亮点以近年来我国开展的“4·18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为例,年度主题公布后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号召,鼓励会员单位和文化遗产地积极开展系列活动引导行业与大众参与。

例如每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在中国境内选择一处文化遗产地开展主会场活动、其他遗产地也会根据主题与自身文化遗产资源开展面向大众的系列活动,例如2025年北京中轴天桥行活动、南京城墙418系列活动等。

这是“4·18”链接国际文化遗产领域和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有力举证,也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的生动实践“4·18国际古迹遗址日”未来将延展出怎样新的主题?中国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怎样在保护的基础上向世界传播出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人民探源将持续关注与助力。

(夏日)本文来自【民生周刊】,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ID:jrtt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