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推荐蚂蚁的生活环境(蚂蚁的生活环境有哪些特点?)
【自然课程】系列活动一——中二班《可爱的小蚂蚁》
自然教育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自然教育是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庙城镇中心幼儿园以“自然和谐共生”的课程理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杨树林”游戏,将自然课程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结合乡镇园所优势,尊重小中大班年龄特点,开展了系列自然课程主题活动,实现儿童与自然的有效联结,支持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长,使幼儿智慧成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发展”。
系列活动一:可爱的小蚂蚁庙城镇中心幼儿园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惊蛰过后,昆虫也开始出来活动了户外活动时孩子们观察到幼儿园大树下、泥土里都藏着很多小蚂蚁,孩子们兴奋的谈论着关于蚂蚁的事情,互相讨论着自己还在哪里见过蚂蚁?它们都有什么本领? 《3-6岁儿童。
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结合我园“自然课程”办园特色,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了课程《可爱的小蚂蚁》,从幼儿身边的小蚂蚁切入,与幼儿一起探秘蚂蚁,鼓励幼儿在看看、说说、玩玩的过程中,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种类以及习性,并将获得的新经验迁移到生活学习中。
”
01 关于蚂蚁我想知道
泽毅在寻找春天时发现操场边已经开始有小蚂蚁爬,他的发现也激发起其他小朋友的兴趣,由此引发了幼儿开始寻找小蚂蚁的活动。紧接着,孩子们相继在草丛里、滑梯边等地方都发现了小蚂蚁的踪迹。
蚂蚁是生活中常见的昆虫,因此孩子们对于蚂蚁很熟悉,在寻找过程中,孩子们都在积极分享着自己对小蚂蚁的原有经验沐泽:我在马路边就看见过好多好多蚂蚁,黑黑的一片明宇:小蚂蚁是黑色的,小小的,爬的很快。
浩城:我还看到过大的蚂蚁呢!…… 在寻找小蚂蚁的活动中,孩子们已经对小蚂蚁有了初步的观察,但是由于蚂蚁形态小,并没有细致的观察,所以在分享时孩子们对蚂蚁的外形特征有着各种各样的表达,因此引发了蚂蚁初印象活动,鼓励他们大胆记录自己的猜想。
《指南》中指出中班幼儿要具备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分享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对于蚂蚁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也存在着幼儿想法不一致、不确定的问题,这也相继引发出了很多关于小蚂蚁的问题,如:蚂蚁到底长什么样?蚂蚁爱吃什么?蚂蚁睡觉吗?蚂蚁有毒吗?……。
作为教师我们尽可能的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为幼儿提供有趣的探索工具,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幼儿。
于是通过收集幼儿对于蚂蚁想了解的问题,并且引导孩子们将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在接下来的主题活动中,根据幼儿兴趣,继续探索小蚂蚁......
02 探寻小蚂蚁
关于对小蚂蚁未知的了解,孩子们意识到想要揭秘一些问题需要再次寻找、观察小蚂蚁,因为我们开启了探寻蚂蚁之旅 首先,帮助孩子们回顾了曾经在什么地方见过蚂蚁,蚂蚁还可能出现在哪些地方,经过交流、讨论后,鼓励孩子们在户外时以及利用周边资源(小区、院子等)寻找小蚂蚁,再次观察,探寻蚂蚁的踪迹。
探寻蚂蚁后,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在哪里发现的蚂蚁,对蚂蚁的踪迹进行统计。
在统计蚂蚁的踪迹地点后,有的小朋友发现这些地方有很多小蚂蚁喜欢的食物,小蚂蚁每次都会出现在同一个地方......于是孩子们发出了提问 “这是蚂蚁的家吗”,通过幼儿讨论,有的孩子认为蚂蚁的家就是在各个地方,有的孩子则认为蚂蚁的家在土里。
因此,借助幼儿带来的昆虫科普书《蚂蚁》、绘本《蚂蚁的地下王国》等书籍,帮助幼儿了解到蚂蚁的家在地下。
在老师的鼓励下,幼儿走进大自然去寻找了蚂蚁,观察了蚂蚁,在此过程中,幼儿有新发现也有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幼儿能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引导下尝试解决,并总结经验,这正是课程推进的价值所在 在本阶段,教师鼓励幼儿走进大自然探索蚂蚁,并通过拍照和画图等多种方式记录其发现,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探索小蚂蚁身上有趣的现象,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在一次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了幼儿探索蚂蚁的兴趣,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也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做了铺垫。
03 养蚁日记
如果我们想和蚂蚁做游戏,观察蚂蚁,了解蚂蚁,可以给找到的小蚂蚁在班级里安家那么,想要给蚂蚁安家,首先需要了解蚂蚁喜欢什么样的环境?通过收集网络信息,幼儿了解了蚂蚁喜欢的生活环境但相继,又有新的问题产生,怎么养蚂蚁?怎么做到既要通风又不能密闭?蚂蚁跑了怎么办?。
这时,随着幼儿的问题,班级中及时在科学区投放了蚂蚁工坊,幼儿了解到蚂蚁工坊能够解决之前养蚂蚁的问题,养蚂蚁会更简单。
顺应着幼儿的兴趣,我们一起学习了怎样把蚂蚁放进蚂蚁工坊,认识了蚂蚁工坊的不同功能区,怎样利用蚂蚁工坊照顾蚂蚁等。
有了蚂蚁工坊,孩子们能够近距离观察蚂蚁,随之也最先解决了关于蚂蚁到底长什么样的问题,孩子又在后续的观察中,了解到蚂蚁家族的不同分工,了解到了蚂蚁的生活习性,如喜欢挖洞,喜欢避光的环境,照顾蚂蚁时通过投放不同的食物,来观察蚂蚁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在观察。
照顾中获得的经验
本课程推进到这一阶段也就到了幼儿最感兴趣的饲养蚂蚁环节了,每天的餐后、午睡后、放学前等环节,都可以看到幼儿乐此不疲观察小蚂蚁的身影,有新发现时幼儿会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分享,蚂蚁不活动时又会有焦急的关切。
在饲养蚂蚁的过程中,幼儿不仅通过观察记录了解了蚂蚁的身体结构、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的饮食爱好以及蚁群的分工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照顾小蚂蚁的过程中培养责任心,体验全班一起照顾小蚂蚁的乐趣
在饲养过程中孩子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蚂蚁为什么不工作?蚂蚁洞穴里面是什么结构的?这些问题对于老师其实也很棘手,但最终通过师幼共同讨论,积极调动家长资源、网络资源,实现了师幼共同建构的课程体系。
同时教师要具备整合课程观,活动不应该只局限于集教,而是应该贯穿游戏、生活、户外等一日活动中,才能从多维度提升幼儿能力与经验
04 我和蚂蚁做游戏
小蚂蚁的样子、小蚂蚁的动作、小蚂蚁喜欢做的事,这些都让孩子们感到新奇,围绕着这些感兴趣的地方,孩子们又开展了哪些游戏呢?让我们看看一看吧。
通过孩子们观察到的小蚂蚁团结合作搬运、挖洞等行为,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哪些行为体现了分工、体现了团结合作,使幼儿把小蚂蚁的精神和品质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学习中来《创意表现小蚂蚁》
通过表现小蚂蚁的样子,孩子们进一步巩固了对小蚂蚁的了解,知道小蚂蚁的形态特征。《蚂蚁奇遇记》
✦ ✦✦ ✦
通过创编绘画故事,孩子们不仅让孩子们更多的区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还发展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童话剧《蚂蚁和西瓜》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通过童话剧的表演,在发展孩子们表现力的同时,也让孩子们化身小蚂蚁,感受小蚂蚁生活中的乐趣 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抓住孩子们的问题延伸相应的活动,让孩子的探究兴趣更浓厚,孩子们由最初发现小蚂蚁、寻找小蚂蚁到最后和小蚂蚁一起做游戏,孩子们也在一次次的观察、实践和思考当中认识、了解了小蚂蚁,学习到了小蚂蚁的精神,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有趣。
在主题的开展当中,教师也逐渐的退到孩子身后,为幼儿提供机会和挑战,根据幼儿的问题出发,和幼儿一起探索、发现,鼓励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孩子们变得更加大胆、更加乐于思考和探究,这让教师也感受到以孩子的问题为出发点不仅会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更让教师感受到积极参与到孩子们活动当中、与孩子们成为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从偶然发现神秘客人小蚂蚁到主动探究蚂蚁的秘密,从天马行空的猜想到幼儿通过寻找、观察、记录、实践等方式深入了解蚂蚁的秘密我们一路追随幼儿兴趣、顺应幼儿天性,让幼儿在探秘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