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后悔夏朝都城(夏朝都城变迁)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12-24

夏朝,公元前2146-公元前1675年,持续471年。区域范围在河南省西部至山西省南部一带,都城变迁约二十多次。

不看后悔夏朝都城(夏朝都城变迁)

 

    夏朝,公元前2146-公元前1675年夏朝建立的直接原因,很可能源自三皇五帝时代泛滥的黄河的治理大禹动员黄河流域各族历时二十年的治水工作,凝聚了各民族部落,也极大提升自己的声望首个统一王权的产生也就得以奠定。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

夏王朝领土范围: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夏朝早期,夏族主要在山西中南部的河内地区活动,沿汾水、河水向东南方向迁途,晚期至河南中部伊、洛河流域《国语·周语上》谓,"昔伊洛竭而夏亡",可见伊洛河水对夏晚期都畿的重要性考古证实“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都城!。

夏朝的行政区为"九州":1.冀州,夹右碣石入于河,三面距河,是各州贡道必经之处(今山西、河北省境、辽宁西部)2.兖州,浮于济、漯,达于河(今山东西部、河北东南角)3.青州,浮于汶,达于济(今泰山以东之山东半岛。

)4.徐州,浮于淮、泗,达于河(今淮河以北之江苏、安徽以及山东南部)5.扬州,沿于江、海,达于淮、泗(今淮河以南之江苏、安徽以及浙江、江西北部)6.荆州,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今湖北、衡山以北之湖南以及江西西北端。

)7.豫州,浮于洛,达于河(今河南省境、湖北北部、陕西东南、山东西南部)8.梁州,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今四川以及陕西、甘肃南端)9.雍州,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

)

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在河南省西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一直未能出土类似安阳殷墟甲骨卜辞的文字记载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斟鄩(河南洛阳偃师夏都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遗迹 。

都城变迁多次首领居地今地鲧崇今河南洛阳嵩县大禹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告成镇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平阳今山西安邑或晋阳启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太康、中康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相商丘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帝丘今河南濮阳南

羿鉏今河南滑县羿、寒浞穷石今河南洛阳南少康纶城今河南商丘虞城县利民镇东南35里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县帝丘今河南濮阳南杼原今河南济源西北2公里庙街原城杼、槐、芒、泄、不降、扃老丘今河南开封祥符区国都里村廑、孔甲、皋、发

西河今河南安阳东南桀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

    夏氏族原姓姒,但从启开始改用国名"夏"为姓。同时启不再使用伯这个称号而改用后,即"夏后启" 。

    启能歌善舞,常常举行盛宴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钧台,此即钧台之享,还在"天穆之野"表演歌舞《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到启在舞蹈时"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 有些文献传说启曾经上天取乐舞中国古老的乐舞文献《。

九辩》、《九歌》与《九招》均称启为其原作者。东夷首领后羿善射,曾夺夏政。羿被寒浞杀。

    夏朝共传十四代,延续约471年 ,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称,也是“中国”前称名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