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散文_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万万没想到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5-04-28

《荀子》作者荀况,战国时赵国人。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家,学问渊博,重视实证,著作中有不少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而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他反对迷信天命、神鬼,主张发挥人的才能,利用自然。《荀子》共20卷,收32篇文章。

诸子散文_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万万没想到

 

《荀子》

作者荀况,战国时赵国人。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家,学问渊博,重视实证,著作中有不少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而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他反对迷信天命、神鬼,主张发挥人的才能,利用自然。

《荀子》共20卷,收32篇文章《荀子》绝大部分是他自己作的,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辩解等方面《劝学》是第一篇,相当长篇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契而舍之,朽木不折;契而不舍,金石可镂”等一些语句,历来很传诵;成语“青出于蓝”就是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而来的。

《劝学》篇阐明了学习的意义:学习增长知识,培养品德;学习的作用:学习增长能力;学习的原则:有步骤不间断地坚持学习《劝学》就对待求教者应持的态度也有论述:不傲(急躁,多言),不隐(隐晦,隐瞒),不瞽(瞎眼,无观察力),谨慎从事。

为师者若不自高声价,故作尊严,针对求教者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仍属必要在先秦诸子里,荀子特别重视学习的作用,态度恳切,说理透彻,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既使文章内容鲜明,也富有说服力《天论》文章也很长,主要是发挥荀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天行有常,人定胜天。

荀子这样看待天道,为的是反对迷信,提倡自强不息,励精图治这种重理智、重科学的思想,无疑是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

说理的分析精微,如《王制》《富国》《解蔽》等篇《富国》篇中,荀子以翔实的语言,严密的逻辑,推论民生富裕,生产发展和国家富足三者的关系即使在今日,亦是不刊之论文笔雄健绵密,具有独特风格;语言运用上,多用简短的排比句,整齐畅达,增强了表达效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