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图片_传统文化图片素材
声明:本文所载内容源自传统典籍,目的在于进行人文科普,弘扬传统文化,不宣扬或传播封建迷信思想,请读者朋友以理性开放的态度阅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大德十年丙午闰月朔古杭蟾心吴亮序《易·损卦》云:“君子以惩忿窒欲。” 《书》周公戒周王曰:
声明:本文所载内容源自传统典籍,目的在于进行人文科普,弘扬传统文化,不宣扬或传播封建迷信思想,请读者朋友以理性开放的态度阅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大德十年丙午闰月朔古杭蟾心吴亮序《易·损卦》云:“君子以惩忿窒欲。
” 《书》周公戒周王曰:“小人怨汝罟汝,则皇自敬德”又曰:“不啻不敢含怒”又曰:“宽绰其心”译文:《易·损卦》里讲:“君子要克制愤怒,抑制欲望” 《尚书》里周公告诫周王说:“小人要是怨恨您、指责您,那您自己就得恭敬地修养德行。
”又说:“不止是不敢发怒”还说:“让心胸宽广些” 成王告君陈曰:“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译文:成王告诉君陈说:“一定要能忍耐,这样才能成功;要有包容心,德行才能宏大”《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 昭公元年:“鲁以相忍为国也” 译文: 《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有谚语说:‘(判断事情的)高下在于内心,河流和湖泊能够容纳污水,山林草泽能够隐藏疾病,美玉能够隐匿瑕疵,国君能够忍受耻辱,这是自然的道理。
’” 昭公元年记载:“鲁国把相互忍耐当作治理国家的方法”哀公二十七年:知伯入南里门,谓赵孟入之对曰:‘主在此’知伯曰:‘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对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乎?”译文: 哀公二十七年记载:知伯进入南里门,叫赵孟进去。
赵孟回答说:“主人在这里”知伯说:“长得丑又没勇气,凭什么当你的主子?”赵孟回答说:“因为能忍耐”以这种耻辱为庶民难道不会保护赵氏宗族吗?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左传》:“一惭不忍,而终身惭乎?” 《论语》:“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 又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欤?” 又曰:“君子无所争。
” 又曰:“君子矜而不争”译文:楚庄王攻打郑国,郑伯赤裸着上身牵着羊来迎接庄王说:“他们的国君能够屈尊于人,一定能够取信和使用他的百姓” 《左传》里说:“一次忍受羞辱的事都做不到,难道要一辈子感到惭愧吗?” 《论语》里,孔子说:“小事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 又说:“一时的愤怒,忘了自身以及亲人,难道不是糊涂吗?” 又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 又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斗”曾子犯而不校戒子路曰:“齿刚则折,舌柔则存柔必胜刚,弱必胜强好斗必伤,好勇必亡百行之本,忍之为上。
”译文:曾子被冒犯了也不计较告诫子路说:“牙齿刚硬就容易折断,舌头柔软就能保存柔软一定能胜过刚强,弱小一定能胜过强大喜欢争斗一定会受伤,喜欢逞勇一定会灭亡各种品行的根本,忍耐是最重要的”《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 又曰:“大直若屈,大智若拙,大辩若讷” 又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又曰:“天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译文:《老子》说:“知道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知道什么是洁白,却安守污黑” 又说:“最正直的好像弯曲,最聪明的好像笨拙,最善辩的好像口笨。
” 又说:“最高境界的善就像水,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 又说:“天道不与人争却善于取胜,不说话却善于回应荀子曰:“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蔺相如曰:“两虎共斗,势不俱生” 晋王玠尝云:“人有不及,可以情恕。
” 又曰:“非意相干,可以理谴,终身无喜悒之色”译文:荀子说:“伤害别人的话,比矛戟刺人还要厉害” 蔺相如说:“两只老虎争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 晋王玠曾经说:“别人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以从情理上宽恕。
” 又说:“不是故意冒犯,可以用道理来谴责,一辈子都没有高兴或忧愁的神色”内容来源:《忍 经》#分享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你知道多少#【免责声明】文字资料,图片皆来源于网络,经作者编辑成文。
本账号之文章旨在分享中华传统文化,无任何不良引导文章内容若涉及未经证实的内容,请读者理性判断甄别如涉及文字图片侵权,请及时联系博主删除
易经八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