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清朝丁宝桢简介)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4-05-19

晚清名臣在济南的踪影迷离,他若知道,得哭了。

清朝(清朝丁宝桢简介)

 

正文约1000字阅读需要3分钟天晴的日子,骑着浑身油灰的“闪电”车慢悠悠地逛遍了“明府城”。穿行在那些已被“征用”空无人居的老宅夹杂的胡同里,感觉它们终有一天还是会在济南的土地上消泯于无声、无形。

王家大院在“百花洲”,挂“大賔(宾)弟”木匾的民宿博物馆锁门很久了,只在“有接待”的时候才开门这里存放了很多明清以来反映家风、民俗等的老物件01丁宝桢亲笔“大賔弟”常被叫成“大宝弟”,古字“賔”同“宾”。

。这是丁宝桢亲自写给本地某位乡绅的,这是一块荣誉匾,“大賔弟”是说这位乡绅是村里的三好学生,给大家做了榜样。门上的牌匾是仿品,真品在院内展示。

“大賔弟”荣誉匾02踪影迷离在前面《狮马合体镇守关帝庙》文中,提到了丁宝桢在关帝庙“前门接旨,后门斩首”,即为国除害(除安德海),又保全自己(避免抗旨)的传奇典故丁宝桢作为曾在济南做十年山东巡抚的清朝最有作为的地方官,作为在济南留下光辉事迹的传奇人物,为什么没有任何传衍的实物呢?只能在史料和吃鲁菜(宫保鸡丁是他发明的菜)的时候里找到他呢?。

不令人惊讶吗?137年前,丁宝桢去世,因为山东民众的要求(也是他的遗愿),朝廷准许他葬在济南(华山之南),当时人们“郊野祭吊,军民悼哭”如今呢,其墓已化为平地,没了下落1888年,济南建丁公祠,1959年,却被更改成为李清照的纪念堂(趵突泉公园内)。

2002年4月,一度被遗忘的丁氏故居,又在文物普查中在旧军门巷被“发现”了,虽然几乎只剩下门楼、照壁,但是,六个月后,依然被拆除了,文物人员的努力挽救,挡不住既定的规划的大锤据说文物部门收集了拆下来的砖、瓦、石以备异地重建,二十年过去了,还会实现计划吗?。

丁宝桢故居2019年,旧军民巷东侧的墙壁上,被记者发现在济南名士的记载中,竟然用错了丁宝桢的照片(他亲家的),字号中的“字稚璜”错写成了“雅璜”被纠错后,改成了正确的现在,丁宝桢的照片和人物介绍又被剔除,换成了不协调的“健康教育宣传栏”。

在北侧续写上了“丁宝桢故居介绍”而颜继祖、沈廷杞却规矩的写着姓名和生平、功绩,却独独没有丁宝桢的生平,却只换写他的旧居?这又是什么脑回路呢?

曾刊错画像的形象墙除了“大賔弟”,还有在千佛山崖壁上残片拼合的丁宝桢十二屏风石刻,趵突泉公园内的“尚志堂”,似乎没有其他的能让我们记得丁宝桢是济南的传奇名士了。

丁宝桢十二屏风石刻

济南除了争“宫保鸡丁”是鲁菜的名分,不想再续与丁宝桢的缘分了?丁宝桢如能知道,得哭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